对青少年体验教育有效性的理性思考
来源:原创
作者:kepuguoy
发布时间:2019-11-09
浏览次数:1295
在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体验教育是得到较为广泛认可一种教育模式。体验教育,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即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体验”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前者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后者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形式和过程在体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形式和过程这个基础出现误区,参与实践的主体内心体验的有效性就值得质疑。试问,在虚假的形式和过程中,实践主体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得到的会是什么呢?
之所以提倡体验教育,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化、都市化使得孩子们越来越无法体验到时间、空间以及自然的秩序。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使得城市孩子几乎失去了感知四季和冷暖的能力,以及解决生计问题的能力,对历史,对生活的艰辛存在一种陌生感。于是,体验教育纷纷走进青少年。强调“全人教育”,重视实际的、新颖的教育情境的体验教育,具有游戏因素,充满了趣味性,在可接受性方面得到大多数青少年欢迎。不可否定,从体验教育广泛实施的总体而言,其有效性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验教育的有效性没有检讨的空间。现以案为例,剖析体验教育有效性存在的一些问题。
    案例一。我在农村出生长大,从小做家务干农活,后来读书离开农村。尽管没有经历太多苦难,却也吃过不少苦。在女儿读小学时,有一年暑假把她送回老家生活了半个月,希望她能体验一些生活的艰辛。她回来后,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他告诉我,骑在牛背上去放牛,割水稻拾稻穗,都是那样有趣好玩,青菜好吃,鸡汤味道鲜美。这使我“让她体验农村生活,感受生活不易”的愿望落空。这也引起我的思考。
    原因一。这是“转移环境”,不是她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现象在挫折教育中经常存在。为了达到磨练意志的目的,要刻意营造困难处境。然而,体验的主体对此了然于心,知道自己只是在这种环境经历一场游戏而已,这种生活终究与自己无关。既然如此,一切对她只是有趣好玩,是一种值得好好享受的新鲜生活。
    原因二。我们主观上是希望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体验、锻炼,但我们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等)却认为,孩子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唯恐他受一点苦,一切都围绕他转,顺着他,什么好吃、好玩,都由得他。结果是,他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没有父母的唠叨,过得逍遥自在,乐不思蜀。
    案例二。我们中心曾经组织过一个红色之旅夏令营,前往革命圣地接受传统教育,过程中有一个情景让我茫然。那是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献花圈默哀时,几个营员们竟然窃窃私语,更有甚者忍不住笑起来。这样的情景想必不会是个案。个中原因,一是这段历史对孩子们来说已是久远和陌生,二是组织者没有在现场营造“仪式”所应有肃穆、庄重氛围。
案例三。湖南卫视曾组织过一个“洞穴之光——孩子影响孩子”活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就是把6个城市“问题”孩子和洞穴村落的孩子一同生活,互相影响的故事。对于“洞穴之光”活动的有效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对“洞穴之光”有效性存疑。青少年的行为养成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需经过日积月累。“洞穴之光”这种教育方法表面上看可以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其实孩子根本就不会买账,他们不会体谅组织者的苦心,只是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了一次有趣的旅游而已。几天学习学生有新鲜感,新鲜过后怎么办?
    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但教育不可游戏。有人曾戏言,家庭教育把孩子教“娇”,学校教育把孩子教“呆”,社会教育把孩子教“坏”,虽然有失公允,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有教育专家提出:“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规律。”体验教育需要环境,应尽量与体验者生活紧密联系,避免“两张皮”现象;确实需要营造情境时,也要与体验内容交融。基于此,体验教育所需“情境”,作为优化的环境,应消除体验者的距离感,在选择活动内容创设体验“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让体验情境“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相关,体验情景教育应充分综合现实因素,一方面是成本因素案例三中“洞穴之光”模式效用短,成本高,不具普及性,难以复制;另一方面是度考量,避免过的游戏成份,教育要回归本真,让体验成为自己真实生活的一部分,避免“两张皮”现象。体验教育要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开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联动作用,形成合力,让体验情景真正的源于生活,组织者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体验教育主题,创设体验情境。如创设家庭氛围,在学校设立实践岗位,在社区扮演服务角色等,创造出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模式,让孩子学会用心体验生活
第二、重视“仪式”在“体验情境”中的作用。 仪式是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来影响、调动青少年的情感,引导、强化价值取向。在开展培育当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应当注重发挥仪式的作用。案例二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献花圈活动,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体验教育活动,但由于没有严肃、庄重的环境,大大削弱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体验教育中普遍存在“仪式”的随意性,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可见活动设计者应注重仪式神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设立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的仪式,对被引导者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使体验者情感会震撼,心灵净化,思想启迪,达到活动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第三、慎重选择“角色互换”的体验模式。这里所指的“角色互换”是特指那种把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互换,富家子弟与贫困家庭子女互换的体验。这种体验,带来了一定的短期效应,但由于身份、心理状态、情绪差异,容易导致观察视角迥异,在短暂的体验期间,难以缩短心理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反而可能强化农村和贫困家庭孩子的自卑感,城市和富家子弟的优越感。更应警惕,可能因把握不当,巨大落差诱发弱势一方仇恨心理的滋长。虽是个案,但已经发生受资助对象为金钱杀害资助人的悲剧。
第四、在体验过程中引导体验者真切“感悟”。体验教育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在师生、生生和亲子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导引体验者融通和澄明现实世界的生活关系,诱发和唤醒道德体验,经历生命感动,体认美善人生,在体验者自我成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理想与信念。在“体验——对话 —— 反思表达”过程中,引导者要精心设计“开放式对话”方式与内容,引导体验者去感悟“体验教育”内含的价值和理念,辨别是与非,对与错,为青少年健康人格心理的逐步养成建构理性框架。
体验教育已日益受到多方重视,但教育是一种动态过程,体验教育也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存在不足和缺陷并不意外。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就一定能发挥体验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其有效性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  杨帆、彭彦琴(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2、《道德体验论》   刘惊铎
3、《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人格篇》    王英春、闻丽编著
4、体验教育相关论述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