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研学旅行这个“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已经步入发展的正轨。然而,疫情使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研学旅行也被砍去双臂。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解绑了中小学生的节假日和寒暑假,促使校外培训市场向外分流,加之对疫情控制的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业回暖。此次重大变革中,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
作者:袁国宝
03-02
2022
研学旅行的客群分析---科普师(人才)&研学教育指导师双证培训
研学旅行的客群分析---科普师(人才)&研学教育指导师双证培训 就像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目前研学旅行的客群里,超过百分之八十属于3-16岁人群。未来几年,不算增长的适龄青少年人口将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深圳科普网作者:
03-02
2022
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和营地具体推荐流程是怎样的?
基地由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推荐(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工作教育部另行通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宣传、发改、科技、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卫生健康、气象、海洋等)对本省(区、市)符合推荐条件的优质资源单位进行遴选,重点考虑国家或相关行业已挂牌的各类教育基地。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对本地推荐材料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名单和推荐顺序,报教育部审核认定。每省(区、市)可推荐基地8-10个。
深圳科普网作者:
03-02
2022
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和营地的推荐条件分别是啥?
1. 优秀传统文化板块。包括旅游服务功能完善的文物保护单位、古籍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单位,能够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坚定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 革命传统教育板块。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单位,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3. 国情教育板块。包括体现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大型知名企业、大型公共设施、重大工程等单位,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   4. 国防科工板块。包括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精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   5. 自然生态板块。包括自然景区、城镇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海洋公园、示范性农业基地、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单位,能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深圳科普网作者:
03-02
2022
游学市场无规可依 文旅部正酝酿研学旅游产品标准--科普师、研学教育指导师双证培训
 1月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有关情况。会上,在回答有关假期游学市场,游大于学,而且价位高、噱头大等问题时,文旅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张吉林介绍,目前我国确实有很多类别的研学产品,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时标准化不足,市场上还没有根本的遵循准则,因此,文旅部正在研究制定研学旅游的一系列产品标准,先把市场上的产品规范企业,然后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后,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为研学旅游提供了宽广的空间,但供给上还有欠缺。今后间进一步扩大供给,来适应各个层次、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不同的游学需求。”张吉林表示。
北京商报作者:
03-01
2022
研学旅行是等不起的素质教育
研学旅行的核心目标是育人,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并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国当下的研学旅行处于发展的初期探索阶段,简单的“教育+旅游”、粗放的“讲解+参观”、拼凑的“主题+活动”、随意的“景点+课本”、夸大的“宣传+包装”,已经导致研学旅行的本意被扭曲和误读,有走向“旅游化、形式化、生意化、功利化”的趋势,必须加以纠正并引导其回归到发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育人目标的正确轨道上。
中国青年报作者:
03-01
2022
研学产业大爆发,我们该如何解读政策?
全球范围内的研学教育,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早期在欧美盛行,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营地教育获得很快的发展。   1946年的日本,同样是在政策的规范下,研学旅行纳入教育体系,成为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将“研学旅行”称为“修学旅行”。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公益组织负责监督管理,社会各界提供大力支持,发展至今修学旅行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孩子设计好丰富而全面的研学教育被提上日程。2013年2月,《国民休闲旅行纲要》中指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这被业界看作,研学旅行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开篇。
研学中国作者:
03-01
2022
从边缘到中心:乡村校研学旅行冷思考
自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并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实施以来,各地中小学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研学旅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但是对目前已开展的研学旅行实践进行冷思考便会发现,研学旅行似乎成了城市学校的“专属”,成了一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特权”。很多乡村学校游离在研学旅行的“边缘”,甚至被排除在外。在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呼吁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让乡村学校组织研学旅行,让乡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万里路研学作者:
03-01
2022
如何行好万里路?研学旅行中的“学”与“玩”
作为游学中的细分领域,处在发展机遇期的研学旅行变得越来越火热。据一诺农旅智库数据显示,我国游学人次自2014年后迅速增长,境内游学人数由最初的140万增长至2017年的340万。以“研学旅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约有256万条信息。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
科普时报作者:
03-01
2022
研学型旅游群体快速崛起,成为截然不同的市场力量
中国旅游报作者:
03-01
2022
首页123456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