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丁香瘿蚊 “素食主义”蚊子新物种
发布时间:2020-03-30
浏览次数:3434

在自然教育风靡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动物,更要停下脚步、放慢呼吸,认真去观察、寻找身边的小生物。它们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却也在一代代发传承着很多我们所未知的基因财富,它们的世界一样精彩。

上图:瘿蚊的雌虫和雄虫。下图:瘿蚊的雄虫。

 

“你们心中的蚊子是什么样子的?”

“蚊子是一种会飞的小昆虫,它们叮人、吸血、传播疾病!”这是一些小朋友的回答。

此答案可真是冤枉蚊子了!“叮人、吸血、传播疾病”的,只是蚊类大家族中的那几粒“老鼠屎”,比如,满身黑白花纹、飞行静悄悄的白纹伊蚊,还有浅棕色、飞起来嗡嗡嗡的淡色库蚊等等。

而更多种类的蚊子,则都是“默默无闻”发生活在人类身边,偶尔跟我们产生给点交集。小花园里一团一团集群飞舞的是摇蚊(摇蚊科),家中花盆里无心插柳养出来的黑色小飞虫叫眼蕈蚊(眼蕈蚊科),公园中偶尔能遇到比成年人手指头肚儿还大,不咬人,只会“餐风饮露”的大蚊(大蚊科)。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还有一大类蚊子“主攻”植物的素食主义者,它们叫做瘿蚊。

瘿,颈瘤也。大部分瘿蚊会使植物产生“瘤子”样的虫瘿,芽、嫩茎、枝条、叶片上都可能出现。当然,也有不作瘿的瘿蚊。比如,农业上的大害虫、危害小麦的麦红吸浆虫,就是其一。在20世纪40~50年代和80年代,麦红吸浆虫曾经在我国两次暴发成灾,对黄淮流域的小麦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不是所有的瘿蚊都以植物为食,有些取食菌类,也有些靠捕食蚜虫来填饱肚子。

瘿蚊非常小,一般只有1~3毫米,很多不到1毫米,它们的种类极多。2016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生物学分卷的一篇文章,颠覆了以前科学界对瘿蚊种类的认识。科学家通过分子手段对加拿大昆虫进行的研究显示,该国的瘿蚊种类超过了1.6万种!现在加拿大已知的动物种类约占全球的1%,要按照这样来推算,全世界的瘿蚊种类可以达到惊人的180万种!

2020年初,天津农学院的焦克龙博士课题组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一种在北京植物园采集的瘿蚊标本,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为新属、新种,而且学术论文已经正式发表了。简单来说,新种是以前从未被科学记载的第一次被发现和描述的物种。而“属”是一个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发现新属要比新种难很多,不仅靠运气,更要靠实力。焦克龙博士课题组通过形态和遗传序列的分析研究,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保证了新属的可靠性。

据悉,这种瘿蚊身长不到2毫米,雄蚊黄褐色,雌蚊暗红色,生活在北京丁香这种植物上(如图所示)。

在植物园,每年春天3月底至4月上旬成虫出现,随即交尾,并在叶片上产卵,4月下旬小幼虫孵化,钻到叶肉内部进食。到了10月份,叶面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扁平疣状黄色虫瘿,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咬破叶背表皮脱落入土结茧越冬。如果发生量较大的话,对北京丁香的生长和观赏都有明显的影响。

北京植物园的研究团队在发现这种瘿蚊后,进行了生物学、形态学以及植保防治方面的研究,但是不能明确具体种类。而焦克龙博士是我国研究瘿蚊分类的知名专家,2017年下半年我们拿着瘿蚊标本,登门求教。经过两年多的细致工作,新属、新种终于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动物分类学期刊上。

目前,这个瘿蚊新属只在北京发现,被命名为Pekinomyia,结合了Pekinum和myia,Pekinum是拉丁语的“北京”,myia是“小飞虫”的意思,所以中文名称就是“北京瘿蚊属”。这是一个以北京命名的生物属级分类阶元,非常难得。新种名为Pekinomyia syringae,syringa是丁香的意思。如果严格按照学名翻译的话,这种瘿蚊的名字可译成丁香北京瘿蚊,如果从食性意译,可以简单称其为丁香瘿蚊,因为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以丁香属植物为食的瘿蚊。

回顾丁香瘿蚊发现的历程,我很感慨,小小的新种就在身边,欣赏丁香花的时候,它也许就曾停落于你我肩头,如果没有植物园专业技术人员的踏实工作,没有分类学家孜孜以求的研究,也就没有它们亮相于全世界之日。

(作者单位:北京市植物园)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口罩】,预约报名官方口罩免费领取
回复【科学防控】,学习疫情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科普小达人】,报名参赛赢取万元大奖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