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丑橘不是橘子!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012

如果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冬天,酸酸甜甜的柑橘类必须占据一席。柑橘家族兼具口感和营养,有“冬日果王”之称。


最近,话题#原来丑橘不是橘子#引发热议,虽然名字里带“橘”,但它并不是橘,而是一种杂柑的统称。


网友纷纷表示:吃了这么多年丑橘才知道,原来它不是橘子。甜橙、蜜柚、丑橘、砂糖橘、柠檬……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柑橘家族有部“伦理史”

如果给柑橘家族写部历史,绝对是一场家族伦理大戏。


庞大的柑橘家族中,除了少数边缘成员,绝大多数品种都是 3 位元老的后代:香橼(yuán)、野生柚和野生宽皮橘。



最初,只是野生宽皮橘和野生柚杂交形成酸橙和甜橙。之后,不同品种开始杂交,甚至跨越“祖辈”“孙辈”杂交,产生了很多新品种。


在对柑橘家族进行了大量 DNA 分析后,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终于理清了柑橘家族的家谱,并发表在美国《自然》杂志上。


柑橘家族族谱

-野生宽皮橘+野生柚(一次杂交)→酸橙

-野生宽皮橘+野生柚(多次杂交)→甜橙

-甜橙+野生柚→葡萄柚

-酸橙+香橼→柠檬

……

橙子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优良基因,既有宽皮橘的甜酸味,又比柚子好剥皮,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柑橘类水果。


葡萄柚遗传了柚子特有的“柚皮素”,带有淡淡的“苦涩味”。


沃柑、红美人等柑类品种,育种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杂柑。杂柑比橙子好剥皮,同时又具备“父母”果肉细嫩化渣,多汁味甜的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丑橘,则是各种杂柑间进行杂交的结果,比如“不知火”,个头大,皮粗糙,味道酸甜分明、香气浓郁。


不同分支,各有优势

提到柑橘类水果的营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维生素 C。

柑橘类水果维生素 C 的含量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每 100 克含量差不多也有 20~40 毫克,相比梨和苹果,高出数十倍之多。


1

橘子浑身都是宝

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降低胆固醇。


图片来源:pixabay


橘络除了含有膳食纤维成分之外,还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而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物质主要为橙皮苷,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其他好处戳此了解→每天 1 个橘子,身体会有什么变化?橘子的白丝真的值得吃吗?


2

橙子微量元素多

橙子的钾、锰含量在柑橘类中出类拔萃。缺钾会让人感到精力不足,而每 100 克橙子含钾 159 毫克;锰元素参与乳酸代谢,人体如果缺锰,就很难消除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3

柠檬去腥助消化

柠檬可切片泡水喝,吃海鲜或喝葡萄酒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入菜可去腥,使味道更加鲜美。


图片来源:pixabay


相对来讲,颜色鲜艳的成熟度可能较高,酸度也较高。


4

柚子热量低

柚子富含胡萝卜素、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以及各种矿物质。其含有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有助镇痛、抗炎、抗焦虑和镇静。

柚子热量低且纤维含量较高,易饱腹,适合减肥人群食用。


吃柑橘要讲究时间和份量

购买柑橘时,要选肉质紧实、新鲜略有光泽的,先闻有没有自然果香,看果皮是否有下陷,如果能带新鲜叶子的更好。

除了选购,每次吃的分量和时机也有讲究。


1

一次别吃多

柑橘类每周吃不要超过 1 斤,尤其是橘子,不宜食用过量,否则可能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导致皮肤呈深黄色。

若因吃太多造成皮肤变黄,也不必太担心,停吃一段时间,肤色就能恢复正常。


2

部分人群要注意

柚子、橘子适合多数人吃,只不过柚子含糖量低,更适合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食用,但胃肠疾病患者和胃肠功能较弱的人要注意摄入量,以免引起不适。

橘子由于含糖量高,吃完后及时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及时用清水漱口。


3

带着橘络吃

柑橘类水果内有一层“白丝”,即橘络,含比较多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可以带着它一起吃。


4

服药前后避免吃

柚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药酶的代谢最终排出体外。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吃了柚子,药物不能被代谢而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引起药效过强,影响治疗,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为安全起见,服药前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最好避免吃柚子或喝柚子汁,柑橘类水果最好都不要吃。


5

少吃柑橘制品

橘子罐头、秘制柠檬片等干制品和储藏品,有些虽然用了锁鲜技术,但经过腌渍或秘制后,里面盐、糖量容易超标,建议还是要吃新鲜的。


来源丨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