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什么样的种子有资格进“种质库”?
发布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1863

科幻电影中

常有科学家们冷藏农作物种子以防环境变化导致作物灭绝的情节

这样的“种子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

在我国,专门用来保存种子的地方

叫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

简称种质库

为什么是“种质库”,而不是“种子库”

包括种子在内

所有带有整套遗传物质

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统称为种质资源

因此,保存它们的地方叫种质库

我国目前最大的种质库

是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

国家作物种质库

于1986年建成

总面积3299平方米

保存了粮、棉、油、果、蔬等340种作物

国家作物种质库的主要任务是对农作物、蔬菜、牧草等
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长期战略保存除此之外

青海西宁还有一座长期备份种质库以及10个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期分发库

今年9月还将建成一座新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将位居世界第一

种质库长啥样

进入种质库前

要先经过有独立制冷机组

温度保持在4℃的缓冲间

这里主要用来

杜绝冷库内外直接热量交换

种子在入库前也要先在缓冲间平衡温度

种质库内为-18℃

相对湿度控制在30%以下

既防止种子在密封不够时吸潮

也能预防种质库结霜

造成不利影响

种质库采用活动式密集架

为了节省空间

架子均可移动

保存的资源会定期进行发芽监测

保证其活力和原有种性

什么样的种子有资格入库

种质库更看重资源的多样性并非单纯通过“好”“坏”来判断只要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就可以进行保存

一个种质资源从采集到入库仅前期的研究就需要两到三年要把它先种到地里进行观察以便鉴定该资源的特性和保护价值

种子经过整理、登记后要进行7~14天的发芽率实验这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质量关只有发芽率达到90%以上才有资格进入保存寿命超过50年的长期库国家作物种质库发芽室一年平均发芽3万份/次种质样品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对通过发芽率测试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将它们的含水量控制在5%~7%以便长时间保存经过称重后种子被分成3~4个包装其中一个会被送往青海西宁的种质库用于安全备份保存

无种子作物如何保存

马铃薯、香蕉等作物没有种子
它们的种质资源以试管苗的方式保存

部分无性繁殖作物和濒危作物的试管苗在12℃的无菌库中
可以通过温度、湿度、光照调节中期保存

超低温液氮难度系数更高百合茎尖、马铃薯茎尖、芋头茎尖等放入-196℃的液氮中理论上可以永久保存

目前,超低温液氮技术是国际难题在不同作物间通用性差需要针对资源特性不断优化种质要经过复杂的预培养、脱水、超低温保护剂等处理才能投入液氮取出时还需要进行化冻和培养恢复种质活性

长期库和中期库有什么关系

长期库中保存的资源

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一般情况下不能动用

长期库会向中期库供种

中期库向用户、向社会供种

当中期库保存的种子数量极少

或者种子活力非常低

需要繁殖更新时

就会从长期库拿最原始的种源扩繁

再向用户提供

近几年,我国在种子产业上

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年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四成

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报告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量为7.27万吨2019年下降到了6.6万吨

内容来源 |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央视新闻、新华社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