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科普基地线上科普小课堂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9-11
浏览次数:1761

大鹏新区科普基地线上科普小课堂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的生态特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众多自然科普基地。包括深圳国家基因库、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天文台、大亚湾核电基地、坝光自然学校、等众多省级、市级科普基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看看吧。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位于大鹏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是由广东海洋大学与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5月共建的深圳市属事业单位。研究院作为深圳的第一家高等海洋教育科研机构,它的职责任务主要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于一体,重点在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洋生态和滨海旅游等领域开展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深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研究院完成落户及组建以来,先后引入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研究所、海洋战略研究所和珊瑚保育中心等研究机构,其珊瑚保育中心不仅是国内首家珊瑚保育中心,也是唯一的珊瑚救助中心,其中心持续繁育出的珊瑚幼体,为人工修复珊瑚礁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科普设施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围绕“海洋+教育+旅游”的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融合海洋、教育、旅游、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国海洋特色教育品牌。研究院依托于优质师资及技术支持,拥有稳定的涉海专家教授顾问,固定团队执行策划人员,拥有较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及教育体验互动服务设施,每年在珊瑚保育中心及国家生物产业园海洋科普展厅开展海洋科普宣教活动。

珊瑚保育基地

珊瑚保育基地拥有20多种珊瑚,占深圳东部海域珊瑚种类的四分之一,以珊瑚礁普查、救护、保护与修复研究为目的,进行珊瑚礁生态调查与监测、生态修复、珊瑚移植、人工繁育、遗传多样性、病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同时开展珊瑚礁共生微生物机理、生态保护、珍稀海洋生物培育等技术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文化意识宣教固定场所

野生救援动物救护基地

研究院作为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珊瑚及珊瑚礁海洋生物救护基地和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积极组织和参与海龟、江豚等海洋生物救助和野放、生态补偿增殖放流行动。目前中试基地用于饲养绿海龟、保存海龟标本及印度洋江豚标本等。印度洋江豚、绿海龟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珊瑚保育基地处生物缸                                 被救助的海龟正在进行野化训练

大型实验平台及公共平台动物标本展示厅

研究院三楼具有近2000 平方米超大公共实验平台,配置 2000 万元的高精密科研仪器设备,有蛋白纯化系统、原位灭菌型微生物发酵罐、高效液相色谱、实时荧光量 PCR 仪、二维电泳系统、高级多功能酶标仪等仪器设备。

 

 

 

 

研究院科普团队具有专业的科普人员和科普设施,包括珊瑚保育基地、野生救援动物救护基地及公共平台动物标本展示厅,保证了知识普及的专业性。同时科普团队秉持贴合大众、适应孩童的原则独立设计科普读物与科普视频,自主开发出海岸潮间带、海洋生物等20多个创新海洋科普课程,采用自然观察、主题游戏等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科普基地参观信息:

交通路线:M457公交车海洋生物产业园站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2:00,14:30-18:00

预约电话:0755-89381149,15692252017

珊瑚保育科普小课堂:

北纬22°的大鹏新区,地处全球珊瑚礁黄金三角带最北沿,珊瑚平均覆盖率逾30%,在大澳湾、东西涌、杨梅坑等较大面积珊瑚礁群落,是整个深圳珊瑚礁分布最广的海域。下潜海底就能看到蜂巢珊瑚、角巢珊瑚、扁脑珊瑚、陀螺珊瑚、十字牡丹珊瑚、滨珊瑚等60多个品种的石珊瑚。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大鹏新区联合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探索人工种植珊瑚礁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迄今为止,人工种植珊瑚超过6万株,修复面积达5公顷。2018年12月获批的深圳市大鹏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全国首个以珊瑚礁生态养护为主的海洋牧场。

 

珊瑚保育步骤

图片展示

(1)培育

对珊瑚种苗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研究院,培育出珊瑚种苗

(2)种植

把珊瑚分解成小的个体将其放置在提前设置好的珊瑚苗圃中,或海底适宜珊瑚生长的礁盘上

(3)维护

通过海底实时摄像头对珊瑚生长状况和鱼群聚焦情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做清藻清海洋垃圾等维护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