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任务拟瞄准2024年前后实施,目前正论证以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为着陆点开展采样返回和探测。嫦娥七号、八号任务也正在研究中。”这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近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发言时披露的信息。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采样返回,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
胡浩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已于2017年完成主要产品的研制。按照“适应性改进、技术上有进步、工程上可实现、经费上可接受”的原则推进。
月球相对于地球是唯一天然卫星,可长期、稳定、大尺度、实时监测地球,同时还是对外太空观测站和深空探测技术的演练场。月球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垫脚石、支撑点,中国将围绕月球科学应用开展后续探测。
在谈及我国探月工程进展与展望时,胡浩介绍,国家航天局正在倡议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打造解决空间科学问题、有效利用月球资源、发展地月经济圈的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
据悉,探月工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前完成“绕、落、回”三步走;2030年前实现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勘、研、建”;此后,再完成月球科研站的扩展与运营。即从具备月球探测技术能力,到攻克月球科研站技术、提升月球科学与资源应用能力,再到形成月球长期科研和资源应用能力。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