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科普网!
大赛
积分商城
会员登录
注册
首页
知识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安全
音频类
视频类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一句话科普
活动
科普行
科普大讲堂
嘉年华/集市
科普课堂
研学营/冬夏令营
博物学院
科普小讲师
科普书籍
科普产品
资讯
科普新闻
科普学分制
深圳战疫
科技志愿
科普活动
科博会
科普大家
活动回顾
比赛报道
科普月
问答
知识问答
排行榜
题库创建
互动
图片专区
视频专区
科普基地联合会
科教基地联合会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大赛
全站
知识
活动
资讯
互动
科普师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QQ
3394522630
咨询电话
0755-83231425
公众号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TOP
首页
>
资讯
>
科普新闻
-上海仁济医院“被隔离”专家成功“云看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黄辛
发布时间:
2021-01-28
浏览次数:
639
-上海仁济医院“被隔离”专家成功“云看诊”
1月27日上午8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晓菁的“云门诊”准时开诊。
当天,22名经过精准预约挂到号的患者,按时有序的完成了就诊的全部流程。而经过确认需要住院手术的患者,也在线下助手医生的帮助下,有条不紊的办理了预约入院手续,将在赵晓菁解除隔离后的第一时间安排手术治疗。
1月21日,因疫情防控需要,仁济医院西院实施闭环管理,多位知名专家因在西院看过门诊,按照防控规定,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
这些专家的号源一直非常紧张,此次被隔离14天,那些需要长期门诊随访和治疗的,亦或是好不容易预约到号的患者该怎么办?成了专家们在隔离期间心中最深的牵挂。
为此,赵晓菁早在1月23日就连同医务二处、信息科和特需门诊等部门,决定在隔离酒店为患者提供“云门诊”。
隔着小小的屏幕,赵晓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看影像学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读磨玻璃结节……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一贯的幽默风趣,安抚了多位“因磨色变”的患者和家属。在外院体检查出磨玻璃结节后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的林先生,在经过赵晓菁的确认短期内不需要手术后,喜极而泣,感叹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
今天到赵晓菁门诊就诊的,还有一位79岁的张阿婆。阿婆一进到诊室,就和屏幕里的赵晓菁打招呼,她是赵晓菁的老病人,从第一次早期肺癌手术至今已经快20年了,随访期间,因再次发现早癌和胸腺瘤又动了两次手术,这次是来常规复诊的。阿婆说,“虽然遭了赵医生三次‘毒手’,但还好遇到他,幸运的活到现在。”隔着屏幕,赵晓菁和阿婆互拜了早年,约定了下次复诊的时间。
据悉,“云门诊”除了通过清晰的视频在线上实现“医患面对面”,身在隔离酒店的专家还能调阅患者在本院的所有病历资料,包括CT影像和化验报告等各种检查结果,线下诊室的助手则将患者在外院的其他检查报告通过微信等途径传输给专家,为各项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强大助力。
据悉,患者在通过预约后,仍采取传统的来院就诊模式,无需借助智能手机和各类软件,就能与专家有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方便了老年患者。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打赏
推广
分享到:
喜欢此文章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赏我们
我们将写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动
寒假收心营丨徒步仙湖绿道,探秘最美大自然
2021-02-16 09:00 开始
深圳仙湖植物园
第二届深港澳海洋科普展招展公告
2021-01-18 00:00 开始
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展示厅
科普小讲师 | 野生动物园小小宣讲员~
2021-01-22 00:00 开始
深圳野生动物园
关注我们
加入深圳科普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深圳科普
扫描关注深圳科普公众号
推荐文章
新冠未平,世界又将迎战更大危机
2021-03-01
应用卫星知多少?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已超过300颗
2021-03-01
周知!冒名顶替他人入学入刑
2021-03-01
-光噪污染影响鸟类存亡
2021-03-01
-强化科创板科创属性 让“硬科技”与资本高效对接
2021-03-01
上一篇:
-推动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遗传病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海表温度过去1.2万年一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