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文化的开创者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杨兴化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932

杭州三台山五代墓出土越窑秘色瓷瓜棱执壶。郭琪增 摄


瓷承华夏

古人夏季也非常喜欢食用瓜果、饮茶和饮酒。之前我们聊过古代日用器精品龙泉青瓷,今天就来谈谈青瓷“鼻祖”——创烧于东汉,发展于六朝,盛行于隋唐五代的越窑青瓷。

越窑主要分布于浙江

我国陶瓷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格局,北白指的是北方邢台的邢窑白瓷,而南青则主要指的是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技艺在唐代达到巅峰,窑址大致分布于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绍兴一带,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林湖窑址。其实越窑并非指一地产品,而是代表了多个窑址形成的越窑系。

越窑的创烧要追溯到东汉末年。我国陶瓷在商代虽未形成窑址,但南北方陶器风格迥异,当时的中原一带,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用的是精美的白陶器和普通的灰陶、红陶器。由于对青铜器的推崇,使得统治阶层对陶器兴致并不大,反而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古越地对陶瓷的需求远高于青铜,并在商代创造了与白陶器齐名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

时间跨越千年,东汉时期政治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的交流,为原始青瓷向真正意义上的青瓷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越瓷在东汉时期成功创烧,拉开了我国历史上著名青瓷的发展序幕。

从钙釉到“秘色”的突破

越窑青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精湛工艺和精美釉色广为传颂,主要是它的原料选择精细,烧制过程讲究。

瓷胎普遍以瓷石为原料,而釉则以瓷石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部分瓷釉添加一定量的草木灰,即形成了我国早期瓷器典型釉——钙釉。由此可见,越窑青瓷较之早期青瓷单纯以草木灰为原料制釉,实现了技术突破。

纵观越窑发展史,胎釉组成差别不大,但工匠在长期烧造过程中的制瓷经验对工艺的影响甚大。东汉至六朝,越窑青瓷早期做工粗糙,釉色并不匀净,甚至出现脱釉现象,到隋唐时期,其工艺发展迅速,并成为名噪一时的青瓷精品。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赞“越瓷类冰”“越瓷类玉”,顾况在《茶赋》中褒奖“越泥似玉之瓯”。至晚唐五代,越窑青瓷烧造更是涌现出“秘色瓷”精品,唐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感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因其产量极低,几乎没有传世品。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宝塔倒塌,一批珍贵文物的出土震惊了世界,秘色瓷才得以为世人所知。

南方窑口自古多依山势而建,山下为龙窑头,山上为龙窑尾,形成俯冲态势,故名龙窑。龙窑烧制时燃料自龙口填入,因窑头和窑尾地势差异形成的气压使得火焰自然向窑尾蔓延。龙窑形制特点决定了能在窑内形成良好的还原气氛,这也是青瓷得以烧造的关键因素。上林湖窑址依山傍水,采用龙窑烧制青瓷固然得天独厚,但想要烧出精品并不容易,窑工在长期烧造过程中掌握了天时、地利的辩证关系,因此才有了与“天时”夺“翠色”的说法。

器物造型巧妙诠释善与美

越窑瓷器以青翠釉色取胜,器型种类丰富,多以日用器为主。形制既有简约风格,也有仿生风格,如人物造型、植物造型、动物造型等。最为独特的还是茶器和酒器。

随着唐代饮酒风俗的发展变化,越窑青瓷酒器形制多端,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越窑海棠式杯,造型仿海棠,杯足较高,具有萨珊波斯风格,反映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气象。而越窑茶器的发展,更能体现唐代以来茶文化的发展演变。先以大碗造型为主,之后则出现了盏托、瓯、杯、注子(执壶)等造型,其中盏托最为别致。托与盏分开可以防止烫手,造型多仿植物,尤以仿莲花最为别致,结合青翠的釉色更显清新淡雅,是唐代茶器主流造型。陆羽赞叹“越碗初盛楚茗新”。

越窑青瓷的艺术特征与宋代理学思想的清新淡雅之风不同,美与善的统一是其艺术思想的主要体现。隋唐时期雄浑豪迈的时代特征与包容并济的哲学思想,诞生了唐代瓷器独特的艺术风格,越窑青瓷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美”为造型美,“善”为造型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即为和谐,美与善的统一,表明了越窑瓷器注重美学与功能统一的思想理念,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者系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基础教研室专业教师)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