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庆,他却冲上热搜。光是学术头衔,就足够硬控你一分钟!
发布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82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之际,又一大事件被载入史册——4月26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建院宗旨的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正式揭牌,与这一重大举措并肩书写进大事记名单的,还有一个名字——高华健。

在正式挂帅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之前,高华健的名字已经与太多超乎想象的荣誉称号联系在一起——不仅身兼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七院院士,还曾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杰出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可以说,在力学研究者的心中,他是大神一般的存在,但这样一位天才之躯、“根骨清奇”的“国宝级”学者,却背负争议、质疑甚至是误会之下的骂名,长达30余载。

高华健出任清华大学工程与力学交叉研究院院长

智者不言,勇者不惧

1988年,舆论场上物议沸然。但凡对科研界稍有关注的人恐怕都有所了解,这一年,高华健加入了美国国籍。一时间诸如“为什么不用智慧头脑报效祖国”“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者难道就为了去国外作贡献吗”等负面评论甚嚣尘上,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卖国贼”“慕洋犬”等带有侮辱性质的不理智字眼。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的天赋与成就实在太过耀眼。

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高华健在本该童真灿烂、上树下河的年纪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科学天赋——手不释卷、博览群书的他不仅凭一己之力自学完了高中阶段的课程,还在15岁那年以优秀成绩考入了我国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力学工程专业。如果有熟悉《生活大爆炸》的朋友,很难不将他与天才谢尔顿(Shelton)联系在一起。

这位“川版谢尔顿”在“盛唐”之都读理工的日子里依旧展现着自身的过人能力与惊人毅力,不仅专业成绩远超身边大他几岁的同学,还在毕业时获得了前往哈佛大学读研的宝贵资格。但令世人和高华健都没想到的是,争议之路也就此开启。

高华健

21岁拿到硕士学位、25岁完成博士学业,高华健成了哈佛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史上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生,至今无出其右。而当他立于美国另一所世界顶级学府斯坦福大学的讲台之上,“拿起教鞭”面对学生之时,台下恐怕找不出任何一位比他年轻的求学者。

如此巨大的学术光环之下自然寄托着无数人对其成就、贡献的期待,可以说,从高华健名扬学术圈的那一天起,他的天赋与智慧就不再被认为单纯属于他自己了。所以,当“神童博士毕业”“加入美国国籍”“入教斯坦福”等消息接踵而至,国内舆论场上的不理解、质疑声几乎是可以被预见的,因为高华健的“入美”不仅代表着我国将失去一位天赋异禀的固体力学专家,更意味着科技发展尚未腾飞之时,我国或许会再一次与世界脱轨。争议情况最不乐观时,甚至他在国内的父母都受到了影响。

但当不够理智的热潮逐渐退去,作为一名智者、学术专家,高华健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只有到过高处才能饱览巅峰胜景。彼时,站在国际顶级的前沿平台之上,他没空争辩,也无惧挑战,因为往往行胜于言,时间会给出一切的答案。他所做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埋首书海,在固体力学领域大放异彩。

固体力学象征图

凭借3项开创性理论成就,即创立基于微观机制上的应变梯度理论和发展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模拟计算,建立纳米生物结构的力学理论体系,以及创立超音速和超弹性动态断裂力学,高华健在国际固体力学领域牢牢站稳脚跟,引领了近20年来从微观机理到宏观唯象的多尺度研究的力学发展范式,并接连斩获国际固体力学最高奖罗德尼希尔奖(Rodney Hill Prize)、国际应用力学最高奖铁木辛柯奖(Timoshenko Medal)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首届应用力学青年学者特殊成就奖(ASME Medal,每年仅一人获此殊荣)等荣誉奖项,成为获得国际力学领域三奖“大满贯”的唯一科学家。

不仅如此,不惑之年,他又接连履职德国斯图加特马普所所长,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达成了令人望尘莫及的学术高度和资源积累,且成功横跨至材料科学,为自己的科研生涯再添一翼。不过,质疑声并没有全然消弭在光辉之下,直到2012年,众人惊喜地发现:这位国宝级科学家竟然回国了吗?

叶落归根,泽被后生

高华健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直至2024年1月,站在镜头之前,高华健才坦然说出自己其实“早就有回国的打算”。

早在2012年,他就开始担任清华大学先进力学与材料中心共同主任,多年来更与清华大学在学术研究领域有许多深入合作。“我与清华的合作由来已久,事业发展也得益于清华师生的一路支持,因而我来过很多次清华,心中也一直保存着一种期盼,那就是有一天回到祖国、来到清华工作,与大家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一次接到邀请时,我真是觉得有些东西不一样了,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感觉所有的研究、合作都即将踏入一个新的阶段了。”而他语意之中的学术新篇,正是吸引他全职加盟的清华工程与力学交叉研究院。

对于高华健在固体力学方面的成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早有言称:“他(高华健)的研究成果奠定并拓展了现代力学研究的前沿。”可掌声和鲜花纷至沓来之时,这位现代力学大师却无心他顾,心中满是对学科交叉的探索和执着,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高华健的研究能够横跨力学、材料、机械、仿生学等多个领域的根本原因。

“学科之间的交叉探索离不开综合性人才。”这是高华健的执念,也是他每一日的所行所言。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留美默默展开育人事业的数十年里,共培养出博士生35人、硕士百余人,且指导博士后37人。其中,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20余人接连成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莫过于攻克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技术的“天宫二号”总师王翔。

三十余年,这位固体力学领域的执牛耳者用自己的执着耕耘展现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我们在仰望其高度的同时,也该心怀敬畏与热忱,欢迎每一位出外看世界的学子落叶归根。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