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独特类别“咏物诗”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859

中国是诗歌大国,在大量存世的古诗词中,有一个重要类别是“咏物诗”。由于古代文人知识分子多喜欢托物言志、咏叹具体事物以自况、寄托个人情感,从中流露人生态度、展现人文思想,因此咏物诗作品丰富且精彩。

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诗歌作品。中国古代诗人尤其喜欢咏物,常通过咏叹具体事物以自况、寄托个人情感、展现人文思想,或流露个人人生态度、或寄寓自己美好愿望、或表达深刻的生活哲理、或展现生活的色彩情趣。

古代诗词作品中咏物诗占比非常高,以诗词创作高峰的唐代为例,存世约五万首唐诗中,咏物诗近6300首占12%。特别是唐诗在艺术上尤善“形象思维”,常借自然意象的日月星辰、山川风物以抒情,因此咏物自然鲜活生动!

自晚唐起直至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喜托物言志、尤其是托自然界中的风物,因此创作咏物诗成为文人风气,相关题材作品更是汗牛充栋、各个时期均有佳作。当然,就整体艺术水准而言,还是以唐诗为高!以下做些介绍。


1、歌咏“雨、雪、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诗词作品。

自然界的山川河岳、雨雪风云是古代诗人描摹歌咏的重要对象。不过,对山川河岳的歌颂可划入另外的类别“风光田园诗”、需单独开篇来讲。这里只说雨、雪、风、云。先说关于“雨”的名篇。佳作榜首当数唐代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热情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盼望清早的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正是借“好雨”展现美好的期许,可谓千古绝唱。能够与杜甫比肩的,大概只有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赋予风雨以色彩、动作,将一场风雨写得极生动,更描绘了西湖边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天机、生意不息的悠闲祥和,也展现出作者“枕水迎风”的随性。另有佳作是韩愈描写初春小雨美景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关于“雪”的名篇。首先说唐代诗佛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其意境、神韵可与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肩!古人推崇其为雪诗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诗人描述冬日清晨下雪时的所见所感,用笔空灵、神韵悠远,由写雪引发对友人的思念。最后提到了清贫友人住处,正是情真意切。此外,还有通过咏雪表达诗人机遇难逢感伤之情的作品,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的《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诗人所写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大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兆瑞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正是要表达雪中孤寂的心情。另晚唐善写咏物诗的诗人罗隐,所写《雪》诗立意完全不同、别具一格,是借说雪表达对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关于“风”的名篇。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榜首当数唐代诗人王勃的《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青年诗人王勃托物言志,写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凉爽秋风,以拟人手法赞美风的品格精神,借风喻人、借风咏怀,展现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另有唐代诗人李峤小诗《风》,语言准确、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历来是青少年学诗的范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关于“云”的名篇。晚唐善写咏物诗的诗人来鹄的《云》诗托物讽刺腐朽没落的朝廷,与罗隐的《雪》诗意境颇似: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先说夏天的云千形万象、映水藏山,之后话锋一转,斥责它不顾百姓急盼下雨,只是悠闲自得、作奇峰状!算是最富人民性的咏云诗作了。古代咏云诗极多,还有李商隐的这首《咏云》,大约是写爱恋而远别女性的一首情诗: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2、歌咏大自然中各种大小动物的诗词作品。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能被诗人们拿来咏叹自况、成为寄托情感的对象,各种大小动物也不例外。历朝历代歌咏动物的诗词作品极多,多是以拟人手法表达作诗之人特定的情感思想、人生态度。

典型代表是罗隐的一首《蜂》,表达了对辛勤劳作大众的同情、也是对腐朽统治阶级的不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还有《鹦鹉》,表达了对“说话”招来横祸、永困樊笼这样社会现实的不满、自嘲太过耿介直言: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相似的还有北宋名臣欧阳修的《画眉鸟》,表达了对社会禁锢人才的憎恶、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北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的《病牛》,表达了诗人的忠心祖国、报效众生坚定信念: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白居易的《涧中鱼》,表达了乐观态度,是说即使外部环境惊涛骇浪,总会有一片安详乐土、可以自由生活: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南宋善写咏物词的词人史达祖,不仅咏过雨、雪,还有《咏燕》,表达了闺怨之情,燕子形象也描绘得极生动: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明代画家、诗人唐寅的《画鸡》,表达了诗人向往姿态威武、心灵高洁、鸣叫惊人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最为有名的还有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倒是没有太多思想内涵,但描写鹅的形神情态活灵活现、充满童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另外,古代咏“蝉”的诗词作品极多,它们或直接、或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特别情感,仅用四首唐代诗人作品做比较:

一是虞世南的《蝉》表达的是高洁:垂緌(ruí,触须)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表达的是怨情: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是李商隐的《蝉》表达的是孤清: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四是罗隐的《蝉》表达的是讥讽: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这四首咏蝉诗都不生硬、直白,而是将蝉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引人丰富联想,正是唐诗“形象思维”的典范。


3、歌咏大自然中各种花卉植物的诗词作品。

自然界中大量花卉植物也是古代诗人们描摹歌咏的重要对象。古代文人墨客们多是在赏花之时借其寓意抒发感怀、托物言志,相关题材诗词名句极多,需单独开篇来讲。这里仅举一例,说说作品极丰富的“咏柳”诗词。


其中,应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知名度最高,它立意新奇、饱含韵味,是现代语文教材的“常客”、青少年学诗的范本: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还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更是托物言志的典范,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关柳喻人,既是在悲叹曾枝繁叶茂但已稀疏衰落的秋柳,也是诗人自叹身世: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最后说说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新柳》,它活泼新颖、情味隽永,是杨万里独具特色的写景小诗风格,诗中单纯写水中柳景、没有过多的思想内涵,就是在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中国古代优秀的咏物诗名作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欢迎扫码关注深i科普!

我们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