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为什么古代犯人都要在秋后问斩?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0-03-18
浏览次数:3242


在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此后的汉,唐,宋,清等朝代也都规定刑杀要在秋冬进行,这主要是因为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祸,受到上天的惩罚,从而影响天人合一的举措的施行。为此,汉武帝颁布政令,“秋冬行刑”,于是“秋冬行刑"随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董仲舒曾言“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皇帝按四季穿不同颜色衣服执行四政(春庆、夏赏、秋罚、冬刑)。

汉代规定百姓只可穿本色麻衣,汉末才出现平民着青绿之衣。汉代还出现“四时服”“五时服”,色彩对应四季(春青、夏朱、秋黄、冬皂)。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口罩】,预约报名官方口罩免费领取
回复【科学防控】,学习疫情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科普小达人】,报名参赛赢取万元大奖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