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假阳性预警
来源:环球科学
发布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1299
防疫科普:假阳性预警

图片来源:Pixabay
为了遏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到对应的抗体。而血清检测的结果为推测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情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如果存在特定的抗体,患者在面临下一次新冠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具有免疫力。为此,科学家还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当然,在检测抗体的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科学家可能会检测到无效的抗体;检测结果并不能表明此人是否仍处于病毒感染期;如果在产生抗体前就检测,无法确认患者已经感染。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全新测试手段的准确性也有待确认。


图片来源:Pixabay
尽管如此,在确诊个体是否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时,抗体检测仍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但是,一个数学上的问题却使这类检测(或者说所有类似的筛查式检测)面临难以解释的问题:即便测试非常精确,人群中实际患病的人数越少,就越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从结果上来看,假阳性意味着患者得到了一份自己已经被感染,存在抗体的结论,但实际上,这个人却并没有抗体。


图片来源:Pixabay
对其他疾病而言,如果筛查结果呈阳性,后续通常还需要用许多其他的检测手段来确诊。但对于新冠病毒筛查,由于后续检测资源稀缺,或者更准确的检测手段需要优先用于病情最严重的患者,因此即使筛查呈阳性也很难获得后续检测的机会。
撰文:萨拉·卢因·弗雷泽(Sarah Lewin Frasier)
翻译:施怿
文章来源:环球科学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