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疫情期间,新的社交距离更适合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
The BMJ)上发表观点称,规定个人之间保持特定的身体距离(1或2米)以减少COVID-19传播的规则,是基于过时的科学和过去对抗病毒的经验。
牛津大学的Nicholas Jones和同事表示,这些规则是基于一种过于简单的“二分法”——认为病毒的传播方式要么是大液滴,要么是小的空气播撒飞沫单独释放,而不考虑呼出的空气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他们解释到,在现实中,病毒的传播方式更为复杂。它涉及到不同大小的液滴,而携带液滴的呼出空气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证据表明,携带COVID-19并通过空气传播的较小飞沫,可以通过咳嗽和喊叫等活动传播超过2米,也可能集中在感染者呼出的空气中并扩散至7-8米。
因此,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距离规则需要考虑影响病毒传播的多种因素,包括活动类型、室内和室外环境、通风水平以及是否佩戴面罩等。
他们补充到,飞沫的病毒负荷、暴露时间和个体对感染的易感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这(新的距离规则)将在风险最高的环境中提供更好的保护,而在风险较低的环境中提供更大的自由,从而可使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恢复正常。”
为了促进新距离规则的制定,研究人员讨论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如何随着环境、空间占用率、接触时间以及是否佩戴面罩而变化。
例如,在最高风险的情况下,如拥挤的酒吧或夜总会,应考虑保持身体距离超过2米并尽量减少暴露时间;而在低风险情况下,较不严格的距离规则可能便足够。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表示,仍需进一步的工作来探索未知领域,并扩充指南,以在不同使用水平的各种室内中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他们得出结论:“保持身体距离仅被视为控制COVID-19大流行的更广泛的公共卫生方法的一部分。”
“它应与其他减少传播风险的策略相结合,包括洗手、定期表面清洁、防护设备和适当的面罩、空气卫生策略和隔离被感染的个人等。”
翻译:胡舒昶
审校:巢栩嘉
引进来源:英国医学杂志
引进链接: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rigid-social-distancing-covid-based.html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