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普资源名录网!
大赛
积分商城
会员登录
注册
首页
资源名录
知识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军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视频类
安全
音频类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观
一句话科普
活动
研学营/冬夏令营
公益科普
团体定制
进学校
24小时科学银行
科普大讲堂
嘉年华/集市
科普课堂
进基地
科普产品
科普书籍
少年博物
科普小讲师
桂深科普
进基地
数字科普
线上课程
科普师
游乐园
比赛
资讯
科普新闻
科普成果
科普活动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学分制
科技志愿
数字科普
科教联
科教联简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师(双证)
赛事
全站
知识
活动
资讯
互动
科普师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QQ
3394522630
咨询电话
0755-83231425
公众号
TOP
首页
>
知识
>
生活
科学研究:如何让致病菌无法黏在你的身上,做到真正消除感染?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6-07
浏览次数:
1256
科学研究:如何让致病菌无法黏在你的身上,做到真正消除感染?
图片来源:piscesweb
拜罗伊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材料,能消除了感染风险,加速了伤口的愈合过程。这些纳米结构材料基于蜘蛛丝蛋白,可以防止细菌和真菌富集,同时又能积极帮助人体组织的再生。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理想的植入物、伤口敷料、义肢、隐形眼镜和其他日常辅助设备的材料。这一结果发表在《材料》杂志。
公众远远低估了感染的风险:微生物会在一些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物体表面沉积。通常来说,它们会形成一层致密且通常看不见的生物膜,即使是用清洁剂也不能轻易去除。此外,一些微生物通常还对抗生素和抗真菌药具有耐药性。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迁移到生物体上相邻的组织中。结果是,它们不仅会干扰各种愈合过程,甚至会导致致命的感染。
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他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蜘蛛丝蛋白,开发出了一种防止病原微生物附着的材料。即使是能抵抗多种抗菌剂的链球菌,也无法在这种材料的表面沉积。因此,医疗器械、运动器材、隐形眼镜、义肢和其他日常用品上的细菌生物膜将很快将成为历史。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这种材料可促进人类细胞在其表面上附着和增殖。如果它们可以用于伤口敷料、皮肤代替物或埋植剂,那么它们就可以有效帮助受损组织再生。与之前促进组织再生的其他材料不同,该材料真正消除了感染风险。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抗微生物涂料将能用于各种生物医学和科技应用。
到目前为止,拜罗伊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测试了两种类型的蜘蛛丝材料的抗微生物特性:分别是仅有几纳米厚的薄膜和涂层,以及能作为组织再生前体的三维水凝胶支架。拜罗伊特大学生物材料系主任Thomas Scheibel教授解释道:“截至目前,我们的研究已经获得一个开创性发现,能指导未来的研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物材料的抗微生物特性并不是基于毒性来破坏细胞。其中的关键是该材料具有纳米级结构,其表面具有微生物排斥性。这使得病原体无法附着在这些材料表面。”
图片来源:Pixabay
Gregor Lang教授补充道:“另一个特别棒的方面是,我们再次证明大自然能制作高度先进的理想材料。天然蜘蛛丝对微生物侵染有很强的抵抗力,使用生物技术方法来复制这些特性是一个突破。”他也是这篇文章的联合作者,同时也是拜罗伊特大学生物聚合物加工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将蜘蛛丝蛋白特异性地设计成多种纳米结构,以优化其在特定应用中的生物医学特性。
翻译:汪茹
审校:郝豪
文章来源:拜罗伊特大学
文章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0-08-infection-biomaterials-spider-silk.html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打赏
推广
分享到:
喜欢此文章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赏我们
我们将写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动
探索大湾区科普世界:880家场馆地图免费领取,开启知识之旅
2024-07-16 00:00 开始
密码破译王:从摩斯密码到AI大脑——人工智能系列先导课
2025-05-23 00:00 开始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4005号
夏令营研学专列 | 14天跨越4省5城5000公里,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
2025-07-15 00:00 开始
关注我们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深i科普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推荐文章
上班期间不会“高效休息”,就亏大了!这 3 类人尤其注意!
2025-05-14
拔牙也会致命!这八类人千万别大意
2025-05-12
“身上全是火!”瞬间爆炸,女子全身95%烧伤!家里用它的赶紧自查
2025-05-12
惊!超一半成年人超重,这份瘦身秘籍助你逆袭
2025-05-12
武侠里的“蒙汗药”真存在吗?“本尊”是晒干磨粉后的曼陀罗
2025-05-08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上一篇:
科学探索:8天假期过得飞快?可能是因为大脑没想到会这么爽……
下一篇:
科学研究:那些被推崇的抗衰老研究,离真正奏效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