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普资源名录网!
大赛
积分商城
会员登录
注册
首页
资源名录
知识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军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视频类
安全
音频类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观
一句话科普
活动
研学营/冬夏令营
公益科普
团体定制
进学校
24小时科学银行
科普大讲堂
嘉年华/集市
科普课堂
进基地
科普产品
科普书籍
少年博物
科普小讲师
桂深科普
进基地
数字科普
线上课程
科普师
游乐园
比赛
资讯
科普新闻
科普成果
科普活动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学分制
科技志愿
数字科普
科教联
科教联简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师(双证)
赛事
全站
知识
活动
资讯
互动
科普师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QQ
3394522630
咨询电话
0755-83231425
公众号
TOP
首页
>
知识
>
生活
科学研究:控制睡眠的基因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6-02
浏览次数:
1361
科学研究:控制睡眠的基因
图片来源:Pixabay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就知道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的存在,这个阶段与梦境有关,同时有助于学习和记忆。然而,快速眼动的生理机制是什么,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个谜。现在,一项研究发现,有两个基因在快速眼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缺少Chrm1和Chrm3两个基因的小鼠睡眠时间更短,并且几乎探测不到有快速眼动阶段。相关研究已发表在《细胞·报告》(
Cell Reports
)杂志上。日本理化生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的上田泰己(Hiroki Ueda)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说,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找到调控快速眼动睡眠的关键基因。
图片来源:Pixabay
上田泰己和同事把研究重点放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及位于神经元内的受体上。早前的研究认为,乙酰胆碱对快速眼动睡眠有调节作用,但上田泰己的团队想弄清楚,这一过程到底涉及哪些基因和受体。
使用改进版本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他们得到7只实验小鼠,它们缺少编码不同乙酰胆碱受体的基因。然后,研究人员使用脑电图和肌电图记录了这些基因编辑小鼠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同时作为对照,研究人员还对8只正常小鼠进行了测量。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没有Chrm1和Chrm3两个基因的小鼠睡眠时间更短,几乎没有经历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只缺少Chrm1基因的小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更短并且更碎片化,而只缺少Chrm3基因的小鼠则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更短。
日本筑波大学国际综合睡眠医学研究所的林悠(Yu Hayashi,未参与本项研究)说,新研究似乎意味着,快速眼动睡眠并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因编辑后的小鼠似乎避开了对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需求,又或者,控制着小鼠快速眼动睡眠的是更深的脑层,研究人员还没有探测到。到底是哪种情况,还需进行更多研究才能确认。
上田泰己说,新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快速眼动睡眠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和情绪,以及与快速眼动阶段有关的噩梦会影响抑郁和其他疾病。
撰文:蒂姆·霍尼亚克(Tim Hornyak)
翻译:冯布
文章来源:环球科学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打赏
推广
分享到:
喜欢此文章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赏我们
我们将写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动
探索大湾区科普世界:880家场馆地图免费领取,开启知识之旅
2024-07-16 00:00 开始
密码破译王:从摩斯密码到AI大脑——人工智能系列先导课
2025-05-23 00:00 开始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4005号
夏令营研学专列 | 14天跨越4省5城5000公里,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
2025-07-15 00:00 开始
关注我们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深i科普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推荐文章
上班期间不会“高效休息”,就亏大了!这 3 类人尤其注意!
2025-05-14
拔牙也会致命!这八类人千万别大意
2025-05-12
“身上全是火!”瞬间爆炸,女子全身95%烧伤!家里用它的赶紧自查
2025-05-12
惊!超一半成年人超重,这份瘦身秘籍助你逆袭
2025-05-12
武侠里的“蒙汗药”真存在吗?“本尊”是晒干磨粉后的曼陀罗
2025-05-08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上一篇:
科学研究:煤电厂污染物会使作物减产
下一篇:
科学医疗:肌肉萎缩症的基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