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动物保护数量能够代表一切吗?
作者:周羊羊
发布时间:2021-04-16
浏览次数:1419

  世界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如果真的如Myers们所说的按物种划分,我们只能得到一条环绕地球赤道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带”。毕竟,还有什么能比热带雨林有着更多的物种呢?而海洋的生态系统更是直接被忽略了,因为光是植物的物种,陆地上就能比海洋多出许多。

  然而,看似无聊的海水表面底下实际上是另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海底,不但有陆地上也有的高山和峡谷,还有“火山”。在板块与板块相接的地方,地底下的地幔因为更热更轻,源源不断地从地底深处冒出来。而上方冰冷的海水顺着缝隙往下流,冰冷的海水遇到炎热的地幔,就蒸发了,而冷却下来的地幔变成岩石,蒸发后的水携带着含有矿物质的石头,由于压强增加而不得不从缝隙中溢出来,成为冰冷的海底中一块热岛。根据测量,这些海底热泉(hydrothermal vent)的温度可高达平均380摄氏度。

  

  作者最喜欢的western scrub jay(西丛鸦)

  由于热蒸汽触及到海水很快冷却,金属从中析出的硫化氢有剧毒。高压强、没有光、高温,还被硫化物包围的环境,怎么能够生存呢?可就有这么一批生物,凭借着这冰冷的深海中唯一的热源繁衍生息。这里有一种细菌——“巨管蠕虫”(giant tube worm, Riftia pachyptila)是深海热泉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明星。虽然名字不太光彩,但这些没有嘴、没有消化器官、牢牢黏在海底岩石表面并且长达两米的虫子看起来更像是一簇簇长着红色头发的金针菇。它们头顶的红色“头发”,其实是用来捕捉水里氧气、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鳃,然后它们会将捕捉到的这些无机物输送给体内的细菌,细菌将这些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虫子再利用这些有机物活下来。除了巨管蠕虫,也有不少蟹和贝壳类生物依靠着这些细菌转化的有机物生活在这海底的热岛中。

    

  即使你在其他任何一个生态环境中都不会发现这样的生物组合,即使发现了也并没有卵用——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只有几种生物和一些细菌的生态系统,实在称不上“多样”,也谈不上“保护。”缺乏保护的依据,这些生态系统就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海床富含的硫化物和各种矿物质被一些陆上资源稀缺、又有充足海洋资源的国家看中,成为它们研究开采的对象。在日本和澳大利亚,针对深海开采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而这样的开采对于这些巨管蠕虫和它们的伙伴有什么影响我们却无法知道。更为危险的是,这样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由于“下海”条件苛刻,想要修复的成本可能会是陆上生态系统的数倍或是数十倍。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博物学院】,了解更多博物学院活动详情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