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普资源名录网!
大赛
积分商城
会员登录
注册
首页
资源名录
知识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军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视频类
安全
音频类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观
一句话科普
活动
研学营/冬夏令营
公益科普
团体定制
进学校
24小时科学银行
科普大讲堂
嘉年华/集市
科普课堂
进基地
科普产品
科普书籍
少年博物
科普小讲师
桂深科普
进基地
数字科普
线上课程
科普师
游乐园
比赛
资讯
科普新闻
科普成果
科普活动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学分制
科技志愿
数字科普
科教联
科教联简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师(双证)
赛事
全站
知识
活动
资讯
互动
科普师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QQ
3394522630
咨询电话
0755-83231425
公众号
TOP
首页
>
知识
>
天文
智能科普: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20-02-25
浏览次数:
1324
在人类战争史的启示录中,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当下的疫情如战争,没有硝烟但来势汹汹:它加速着新技术、新模式对现有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冲击与革新,成为新模式的孵化器。经由此战,我们看到数字化、在线化的无形触角正全面渗透至社会运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传染病引发的社会难题能起到很好的缓解和破解作用。
病毒的复制与扩散的防控难点在于它的隐蔽性。数字技术和病毒作战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和时间赛跑。我们赢得胜利要依靠三个要素:一靠数据,数据要全面,且比病毒奔跑得更快;二靠移动,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各方协同作战能力;三靠云,快速的计算能力能更有效率地做好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当然,这一仗终将以人类胜利而告终。但从现在起,无论哪种形式和方式,数字化更加广泛的应用都不会因为疫情的结束而消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被迅速改写,企业数字化进程被按下快进键,政府站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十字路口……
企业数字化从附加项变为必选项。在疫情暴发前,虽然很多商业企业已经开始提出“数字化”,但它们当中的大多数仍将数字化看作“锦上添花”的一步棋,这次疫情却将“数字化竞争”变成商业竞争的基础逻辑。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疫情结束后,随着城市再度进入正常有序的生产生活,城市中的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安全保障、民生服务(尤其是医疗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经过抗击疫情斗争洗礼,将普遍提高对数字化的认知水平、拥抱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让数字化真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杭州、广州、郑州等几个城市已初步显现出数字化及相关技术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独特作用。一方面,数字化低成本地降低政府和社会民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和民众治理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数字化工具能提升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帮助政府资源更高效地发挥作用。未来,维度丰富的数字化身份、包含了个人信息及个人相关政务数据的开放可用的数据体系的建立,将助力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城市发展各方面效率的提升。
我们应当意识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将有机会实现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与疫情相关的数字化沉淀:应对疫情的数字化系统、创新的数字化技术、疫情数据的传播和组织方式等,这些数字化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将这些财富沉淀下来,发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将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快速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影,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打赏
推广
分享到:
喜欢此文章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赏我们
我们将写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动
探索大湾区科普世界:880家场馆地图免费领取,开启知识之旅
2024-07-16 00:00 开始
密码破译王:从摩斯密码到AI大脑——人工智能系列先导课
2025-05-23 00:00 开始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4005号
夏令营研学专列 | 14天跨越4省5城5000公里,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
2025-07-15 00:00 开始
关注我们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深i科普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推荐文章
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新研究发现......
2025-04-08
北斗七星竟然不是七颗星?其中竟有一颗在偷偷“成双入对”?
2025-02-11
本年度最大满月昨晚现身夜空!这轮“胖”月从何而来?
2024-10-18
今晚抬头看!年度最大满月即将亮相夜空,一起感受宇宙级别的浪漫
2024-10-17
科技史上的今天 | 1609·8·21人类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诞生
2024-08-21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认识科普小朋友
成为科学小记者
上一篇:
智能科普:计算机如何辅助抗病毒药物研发?
下一篇:
智能科普: 5G与北斗互相赋能,应用前景取决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