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方各地开始降雪以后
气温可谓是断崖式降低
没有一丝丝防备
冬天说来就来
出门难道只能靠一身正气?
不不不
取暖神器PK大赛即将登场
帮你选出最心仪的取暖好物!
参赛选手
1、发热温度 PK
暖宝宝
40-50℃
暖宝宝中的
铁粉与氧气接触后,利用水蒸气,在氯化钠的催化下发生快速
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掰掰热
40-50℃
掰掰热里面的溶液是
过饱和醋酸钠溶液。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溶液,遇到外界激荡后,会启动溶质的
结晶过程,而这个结晶过程是
放热的,所以你的掰掰热就暖起来了。
电热水袋
65-80℃
它其实和掰掰热的原理相似。给热水袋内部加热装置通电加热,里面填充的
过饱和溶液充分加热溶解。当加热停止后,
过饱和溶液里溶质开始结晶放热。再次加热,又可以把结晶体溶解成过饱和溶液,以此循环使用。

你不好好听课
那我就...给你划重点!
发热温度:
电热水袋>暖宝宝≈掰掰热
2、持续时间PK
暖宝宝
10-12小时超长发热

12款暖宝宝发热对比(图源知乎)
其实,暖宝宝持续放热的最大功臣就是
无纺布,无纺布是采用
微孔透气膜制作的。
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
透氧速率进行控制。透氧太快,温度高持续时间短,容易灼伤。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
掰掰热
10-30分钟
好玩是真的,暖手是顺便

是的,我们只需要把掰掰热放入沸水中加热几分钟,凝结了的溶质便会再次溶解,如此便可反复使用。
电热水袋
充电10分钟,保温4-8小时
电热水袋温度趋势(图源某宝)
哈哈,我又来了
持续时间:
暖宝宝>电热水袋>掰掰热
3、安全性PK
暖宝宝
“温水煮青蛙式”,易引起
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就是当在
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长时间接触导致的烫伤。
掰掰热
可引起低温烫伤,几率很小。
电热水袋
“请认准合格产品!”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电热水袋,分别是
电极式、电热丝式、电热管式。
电极式电热水袋已经被国家禁用,因为它的电极直接和内部溶液接触,容易发生短路或者爆炸!
而电热丝式、电热管式热水袋,内部电热丝有
绝缘圈,液体不会带电,所以相对安全。
该如何分辨这几种电热水袋?
靠手摸,凭感觉!
电热丝式、电热管式热水袋中可以摸到网状丝线结构或U形管状结构,而电极式电暖水袋可以明显摸到两个金属电极。

最后一次~
安全性:
暖宝宝≈掰掰热>电热水袋
总的来说,这三种产品各有优劣啦。暖宝宝作为家庭必备“良药”,暖腰、暖腿、暖膝盖,出门在外贴几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冷了!

网红掰掰热虽说取暖一般般,但或许它是个减压神器?
寿命较长的电热水袋,抱着它看电视再也不用担心手凉了,而且不仅可以暖手还可以暖被窝。
无论怎么用,一定一定要防止低温烫伤,使用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电极式电热水袋一定不要买!!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当然~~不是!
你们是不是忽略了……
这时候,我们的大型取暖神器就要登场了!
第一位选手
小太阳
价格便宜
发热快速
局部取暖
易灼伤
听这名字,就知道人们对它多偏爱,但,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小太阳是
局部取暖器(取暖范围1米),离太远没效果,离太近有被灼伤的危险。关键是,它是通过
电热丝通电后放出热量或红外线来取暖,红外线伤眼,长时间照射
红外线会造成晶状体的损伤。
它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瞬时发热,升温快。
第二位选手
油汀取暖器
保温长
寿命长
耗电多
需预热
油汀取暖器通过对
导热油的加热实现制暖,不容易坏,
散热慢保温时间长,但是预热的时间比较长、耗电比较多。
一般都带有滑轮,可以随意移动。注意的是不能将取暖器倒放或者是平放,容易造成空烧,出现安全事故。
第三位选手
电热毯
电暖型
水暖型
寿命长
电热毯可谓是“
出生最早”的种子选手了,现在的电热毯分为
电暖型和水暖型。
电暖型就是将发热元件缝入毯中,通电时发热,水暖型则是在毯子内部加入了一层水管,再通过通电将水加热供暖。
水暖型使用的时候
不会干,不过水暖型比电暖型价格高,而且需要后期补充注水。
不过,两者在使用时都要注意
不要折叠使用,也不要清洗。还要注意低温烫伤哦~
虽说电热毯出生得早,岁数有点大,但是人家这个家族也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比如,电热鼠标垫。

电热鼠标垫是利用电能使
发热膜产生热量,发热膜外层的薄膜是一种
绝缘体,内部封装有可以通电发热的电阻材料。其整体是一种薄膜状。

今天的取暖神器大比拼在这里就正式落下帷幕了。
最后要提醒大家,不管是哪种取暖方式,在购买的时候,擦亮眼睛,购买符合产品规格和国家标准的产品。
在使用时,都要注意
安全安全安全,电热水袋充电5-10分钟后及时断电,电热毯等电取暖物品不要在没人的时候使用!
尤其是要看护好自家宝贝,不能让小朋友单独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