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丨“化腐朽为神奇--动物标本自传”主题科普讲座在福田区沙嘴社区举办
来源:深圳科普
发布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1855

威风凛凛的狮子、贪婪凶狠的狼、斑纹靓丽的梅花鹿……,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姿态优美的的动物标本,会让你仿佛置身丛林之中。你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疑问:这些标本是真的吗?它们来自哪里?它们如何制作而成?我们又如何识别它们的真伪?如何追踪它们的合法来源?......其实呈现在博物馆内的每一件标本,都是通过制作者巧妙的设计,依靠对动物身体角度、动作幅度的调整,将其摆成更接近自然的造型,让这种静态的造型产生动态的美感,给参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月8日上午,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承办的“化腐朽为神奇--动物标本自传”主题科普讲座在深圳市福田区沙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讲座邀请了深圳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波作为主讲嘉宾。本次活动是市科协打造的“2022科普课堂”——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讲师团基层宣讲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向市民普及动物标本制作的知识与技巧,促使大家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对国家保护动物增加了解,并自发地保护野生动物。



张波博士就职于深圳博物馆,从事动物标本制作、展陈、养护及相关科研科普工作。曾策划“走进动物情感世界”等多个有影响力的科普展览,完成《动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环保安全新材料研究》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3项。研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本制作及保存材料,初步建立了博物馆动物标本高效安全养护技术体系。



讲座中,张老师首先从一张“动物标本身份证”讲起,分别阐述了中国动物标本发展简史、关于动物标本材料的广泛性、标本的经济效益、标本的制作过程与注意事项等,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青少年举例说明了动物标本的价值与各种用途,又向大家展示了非洲大象、鲸鱼等经典的标本作品制作过程的视频,见证一件件鬼斧神工作品的诞生。


通过张老师的精彩讲解,大家循着历史和工艺的脉络,一步步深入了解动物标本的神秘制作工艺,逐一揭秘动物标本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感受我国南北方传统技艺精粹。



动物标本不仅能作为教学工具,让孩子们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 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让大家热爱自然、保护动物。


“动物标本在科研、教学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在全世界每天都有许多物种消亡,能够保存一些动物标本对将来以及后人都是宝贵的财富。”张老师说:“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动物知识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据悉,“2022科普课堂”——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讲师团基层宣讲活动至今已邀请了30多名专家大咖进行了专题科普讲座。旨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发挥科普人才力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送科普上门”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通过榜样力量树立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深圳市科协将依托40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工程专业技能人才组成的“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讲师团”,匹配基层科普需求,举办50场由社区、学校、企业“定制”的“科普课堂”,实现“送科普上门”服务。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家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