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科学家精神与深圳》
发布时间:2020-06-30
浏览次数:2856

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科学家精神与深圳》

周强:钻研脑科学,一心攻破精神疾病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药物。它可以治疗有抑郁症的患者,而且是快速的几小时之内,甚至可以用于快速挽救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现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的周强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想从脑和神经的研究开始,帮助人们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
 
来到深圳之前,周强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也在制药公司做过几年药物研发,到北大深圳研究院之后的他,带领团队致力于从神经发育的角度对疾病发生机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药靶点,特别关注其预防和早期干预的可行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的他们,未来将利用深圳多方位科创资源的聚集优势,将小分子药物从实验室推向临床,真正用科学造福人民群众。


 
 
张传伦:揭开“古菌”真面目
 
“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相比,大多数人可能对古菌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古菌无所不在,对极端环境适应能力最强,因此至今仍广泛分布于地球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热泉、盐湖、深海等“张传伦告诉记者。
 
张传伦所在的南科大海洋系,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院系,吸引了大量科研人才,他认为高校的基础科研优势是深圳打造国家海洋中心城市的理论支撑,他的团队已经将科研之船驶向了全球各种极端环境,目前,对古菌的科研工作的最大难点是在实验室培育出多种类的古菌,古菌不仅是研究生命基本规律、极限适应能力、生命起源与演化等的重要力量,还是创新生物技术的重要资源,在推动地球元素循环、维持生态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张传伦觉得,科研乃至任何事业的成功,兴趣和毅力坚持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他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通过解开古菌的神秘面纱,从而发现更多地球的未知,解决人类正在面临的问题,很多时候别人眼里的苦差事,在他看来是一种真实的乐趣,这是他作为一个微生物学家三十多年来的体会。
 

 
游欣欣:破译遗传育种密码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健康一直备受关注,除了生产,销售,存储,制作这些环节需要监督监管,源头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贯,在深圳,就有着这样一支队伍,在用基因破译的方式,为公众的饮食安全,牢牢把关。
 
大家在餐厅里吃到的更大个头,生长的更快,又健康味道又鲜美的鱼类品种,可能就是来自华大海洋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游欣欣是一位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方面的专家,他经历了到各种养殖基地做调研,去野外采集样本,通过反反复复的实验攻关,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诸多优异的品种,并做了市场化规模化工作,这才有了如今大家在餐桌上吃到的鲜美海味。
 
回忆年轻时做科研的经历,他说,自己从未后悔过,仍然觉得这些磨练是科学家的必经之路,唯有实验室和现场工作来来回回的求真求实的打磨,才能杜绝浮在空中的科研,真正意义上为社会造福。
 
游欣欣为此自豪,每当和朋友们在餐厅碰到自己的队伍正在研究品种时,他都觉得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人。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