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蜂农身上披蜂衣,为什么不怕蜜蜂蜇?
发布时间:2021-08-06
浏览次数:2127

见过穿蜂衣的蜂农之后,任何人都会明白服装设计的终点在哪。

他们不拘泥于印花和版型,不动一针一线,整件衣服就讲究一个浑然天成。

只有理解了如何将大自然的力量运用得当,才可能摸到某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甜蜜只能算是这个行业回馈世界的基础礼物。

从视觉上来看,他们很可能早已把目光投入了平行宇宙,身上每只蜜蜂都在探索超级英雄走入现实的可行方案。

“有蜘蛛侠和蝙蝠侠,有个蜜蜂侠也没什么稀奇的”

这些民间狠人精通最原始的设计理念,同时把握着服装的根本定义,能穿在身上的东西都可以算衣服。

在他们看来蜜蜂不只是一种群居性昆虫,也能拿来当布料用,只要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蜜蜂和棉花的区别不大。

你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人与其他生物相处的有多和谐,而包容的心态总是会激发创作上的无限灵感。

越贴近自然就越懂得分享,用蜜蜂把自己的浪漫织成礼服,在蜂群的见证下,今后的爱情就会像蜜一样甜。

图片来源:新华社

很难说这些蜂农对蜜蜂有多了解,他们之间已经可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精准配合。

通过坚持以对待朋友的心态交往,有的人都能用蜜蜂做发型了。

这位朋友的养蜂技术高超,应该再也没人敢打他的头

与其说是蜂农,不如说他们是穿上盔甲的蜜蜂掌控者。

让以万为单位的蜜蜂爬到自己身上开party,这就像是人与蜂共同完成的行为艺术,做到了真正的蜂拥而至。

但对于很多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的人来说,克服密集恐惧症才是第一要务,不然以后吃蜂蜜都没那么甜了。

感觉新冠病毒都不敢靠近他

平时一只蜜蜂飞过来,人会有点慌,要是一万只蜜蜂一起飞过来,可能就顾不上慌了。

有现场亲历过的朋友曾表示,当时面对眼前被蜜蜂包围的人,自己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找个消防水枪救他。

虽然远看容易以为个盆栽,但靠近之后还是很有威慑力。

原生态的美学设计与实用主义结合,不管是谁穿上之后都等于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恒温蜂窝,基本可以当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

蛰不死也吓死了

作为一种拥有心理和生理双重压迫感的顶级绝活,这其中包含的不止是视觉冲击那么简单。

要知道,专业经验不够丰富的蜂农是当不了这种裁缝的,如果失误引发蜂群暴动,就可以瞬间完成最快增肥的世界纪录。

普通人遇上这种情况,ICU都不用去,直接送到太平间就行。

掌握这项绝技的狠人从不隐瞒操作方法,技术上都是公开的,毕竟想完成这样的壮举,不怕被蛰只是最基本的前置条件。

它的核心在于找到蜂王,再把它装进笼子挂在身上,之后蜂王释放的信息素会指引所有蜜蜂找到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说,把蜂王放在身上,你就成了新的蜂王。”

每个盒子都代表一片蜂群即将到来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在一些蜂农的介绍中,穿蜂衣除了必备的生物学知识,也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你让蜜蜂觉得有危险,那你就真的危险了。

“晴天最好,阴天次之,雨天就彻底不行了,尤其在变天的阶段绝对不能穿,这时蜜蜂们的心情很不好。”

“所以一般都在春季的初花期时表演,花蜜多蜜蜂吃得饱就不怎么蛰人,注意要选择背风的地方,不然蜜蜂容易被吹散。”

图片来源:中新短视频

除此之外,表演者还要有常人没有的意志力,蜂群可不是一下子飞到位的,整个过程相当漫长。

而那些在这个领域里深耕的蜜蜂学大师,早就可以主动隔离周围的喧嚣,随时做到如老僧入定般淡然。

也许是因为在长久的修行中已经顿悟,有些高手的表情自始至终都不会发生变化,达到了人蜂合一的境界。

术业有专攻,玩到兴起时还能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兜兜风。

图片来源:温州都市报

他们甚至不会被禁锢在规则的大框架之下,很多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

比如河南南阳的一些蜂农会先用佛香熏一熏蜜蜂,以古老的智慧安抚它们的情绪。

在湖北荆门有个人人都会穿蜂衣的家庭,堪称养蜂领域的黄金家族。

其中有一派讲究表演前必须先洗澡,认为身上越干净越不容易被蛰。

四川遂宁则有位蜂农对此看法不同,他说沐浴露残留的味道会刺激到蜜蜂,导致它们更容易攻击人,三天不洗澡才是对蜜蜂嗅觉最起码的尊重。

“三天不洗澡,裸体跟蜜蜂亲密接触,人与蜂之间更像兄弟伙,兄弟伙不会为难兄弟伙。”

“蜜蜂习惯了在蜂箱里钻孔的日子,因此耳鼻要用棉花堵好”

每次表演时他都会脱光衣服,再把身上的棉内裤换成化纤内裤,据说是因为棉质衣物上的绒毛会让蜜蜂烦躁。

2012年他曾在重庆拿16只蜂王穿上了15箱蜜蜂,身上蜜蜂的重量有33.1公斤。

等到两年后再次挑战时,他又将蜂衣的重量增加了将近13公斤。

包裹他的蜜蜂数量高达46万多只

可以说全国各地都有这类极限的野生行为艺术家,他们之间还会相互较劲。

湖北湖南曾联合在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上,举办过穿蜂衣大赛,两省的顶尖高手直接站在秤上进行巅峰对决,吸引了3000多名观众到场。

结局以人称“峡江养蜂王”的湖北蜂农取胜而告终

但这远不是蜂农的极限,最终打破世界纪录的是一位山东人。

根据媒体报道,那次他穿了109.05公斤的蜂衣,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每公斤重量约等于一万只蜜蜂,也就是说当天他大概被110万只蜜蜂包围。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过程中为了保护面部,嘴里的烟不能停,到表演结束应该至少抽了两三包。

你可以从中再次感受到山东朋友骨子里的实在,一小时用了一百多箱蜜蜂,到最后连人都快看不见了。

“蜜蜂讨厌二手烟,这是防止嘴唇被蛰的最好办法”

即便是他们这种等级的高手,在每次表演结束后也会全身多处被蛰伤,没人能保证自己可以在蜂群中全身而退。

不过也没人比他们更懂其中的风险了。

“一般来说,健康人短时间内被蛰五百次就有很大的死亡概率,但只要了解蜜蜂的习性,和他们近距离接触没有问题。”

有位蜂农说,在几十万只蜜蜂里被蛰上几十次很正常,他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自己也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他表示一些朋友在养蜂的过程中,由于人们不了解蜜蜂的习性,还曾起过冲突,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相信蜜蜂是无害的。

“我想让大家以后养蜂的时候不要害怕,用这种方式打消村里贫困户们对蜜蜂的恐惧,一起养蜂致富”

蜂农一直是个辛苦活,除了冬天,其他时间都要带着蜜蜂到处追蜜,赶完一个花期再赶下一个花期,住的帐篷里没空调也没暖气。

他们往往几个月都见不到孩子,最后大部分利润可能还都被收购商赚走了。

民间智慧总是保持一贯的直白,有些看起来疯狂的举动,目的可能相当实在。

“我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我有多大的本事,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能关注蜂农,同时也呼吁养蜂者要诚实销售,绝不搞劣质蜂蜜。”

这应该是最硬核的广告了

不止中国,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进行这样的表演。

他们穿的都是蜂衣,但穿上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为了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有人是为了打破纪录。

但在务实的蜂农们心里,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他们有更实际的想法。

“不用去看什么成功学致富经,蜜蜂就是最好的榜样。”


资料参考:

[文明密码]穿“蜂衣”的养蜂人——央视

重庆赤膊男子召来46万只蜜蜂制成“蜂衣”——人民网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欢迎扫码入群!

深圳科普将定期推出

公益、免费、优惠的活动和科普好物!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