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作品:“小种子稻出大战略”野生稻科普展系列活动
来源:深圳科普
发布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946

为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为优质科普成果建立展示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深圳市科协组织开展第三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参赛项目包括科普活动和科普作品两类。

 


以下内容为参赛内容展示部分。


作品信息


本作品作者为第三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参赛单位/个人——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小种子稻出大战略”野生稻科普展系列活动

- 活动类 -


01

活动简介


2021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为科普野生稻种质资源知识,引导公众了解小种子背后的国家战略与粮食安全问题,践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弘扬科学精神。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举办了“小种子稻出大战略”野生稻科普展览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含:



(一)启动仪式:配乐诗朗诵《小种子“稻”出大梦想》,讲述丁颖、卢永根、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进行野生稻科普介绍。


(二)科普长廊(30幅科普展板):从野生稻知识、粮食安全、科学家精神、稻谷文化艺术等角度科学普及野生稻。


(三)野生稻活体植株展:展示了我国的3种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及其8个居群,还有10个国外野生稻物种、栽培稻、海水稻等百余株。


(四)“种下一颗小种子”线上绘画征集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绘画展示区展出,真实反馈小朋友对野生稻的印象、对粮食安全的思考、对珍惜粮食的呼吁。



(五)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栽培试验基地-深圳国家基因库和农业基因组:亲子家庭探索基因之谜,体验水稻分蘖插秧耕作。


(六)野生稻科普巡展活动:巡展内容为野生稻活株、科普展板,并播放野生稻科普视频,专家现场讲解。



(七)“云科普”讲座: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在B站仙湖植物园官方号分享《野生稻的识别与应用》《一辈子的事业两代人的情怀》科普报告,讲解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区别特征、应用价值及分享科学家事迹。


(八)新媒体直播:展览期间通过新浪微博直播间、B站、腾讯视频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视频直播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02

活动特色



(一)创新开展野生稻种质资源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向公众传播野生稻种植资源科普知识。活动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关注疫情下“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科普教育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元方式齐发力

面对不同受众群体,充分发挥出各种教育方式作用。线下活动采取实物、展板、体验、讲座等方式,线上引入“云科普”,参与公众更多视频同步直播,大大提升了宣传推广力度。


03

取得成效


(一)增强粮食安全意识、感受小种子背后的大战略

野生稻科普展览系列活动真实反映野生稻种质多样性、保护等级、野生稻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关系,小种子对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以及国家战略的作用,在激发公众珍稀粮食、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意识上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二)增加公众与粮食作物的自然联结,弘扬科学家精神

野生稻科普展览受众10万余人次,让公众最直观了解野生稻,展示了野生稻、水稻的魅力,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增加了公众与粮食作物的自然联结,产生教育效果。


(三)拓宽公众认知,增加科学知识

问卷调查评估显示,参与野生稻科普展览的学生(观看组)相比未参与科普展览的学生(对照组),观看组野生稻植物学知识获取的更多,且95%的学生表示下次愿意再参与类似的科普活动,并愿意将野生稻科普活动和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小种子稻出大战略”野生稻校园巡展从野生稻科学知识角度增强学生对野生水稻和物种多样性的科学认知。


(四)科普受众群体多,共享野生稻科普盛宴

本次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并在主流视频网站进行科普教育推广,累计观看19万人次。系列活动在3个矩阵号进行预热和推广,累计阅读量约72万人次。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