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心理学科普:2019 |《武林孤儿》——寄宿学校的孩子们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次数:1284
影视心理学科普:2019 |《武林孤儿》——寄宿学校的孩子们

最近上映的《武林孤儿》是一部有些“奇幻”色彩的现实主义电影。在名为“止戈”的乡村武术学校里,生活着一群十来岁的男孩子们。他们在这个偏远的学校学习、生活,“武术”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元素,每个孩子都有个想成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梦想,但有个名叫“张翠山”的孩子却不喜欢武术,总想找机会逃出学校。“乃文乃武,唯精唯一”的学校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闷,甚至像一座牢笼将孩子们身体和心理全部桎梏,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开心的生活。这次就来聊聊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

武林孤儿;寄宿学校;孩子

同是寄宿学校,学校之间的差异、学生选择寄宿学校的动机也很大。有些学生不得已上寄宿学校,是因为家住的偏僻,家附近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选择离家远的学校住宿。而另一些选择寄宿学校则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寄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在学业成就方面,有些研究结果显示住宿学校学生比走读学校的学生总体表现更好,但也有些研究结果则正好相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寄宿学校学生在学业表现、行为问题、营养健康方面比走读学校学生要差,住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比如暴力行为、强迫行为、酒精或烟草使用等等。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寄宿学校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小环境,这种“优势教育资源”在精英寄宿学校中更为明显。但即便是精英的寄宿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并不乐观。

武林孤儿;寄宿学校;孩子

英国学者Joy Schaverien提出过“寄宿学校综合征”的概念。 Schaverien是一位荣格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会通过回溯个人的成长过程、环境等多种因素,来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她发现不少来访者青少年时代曾经有过寄宿学校的经历,这些人在成年后出现了抑郁、社交恐惧甚至精神病症状等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因此她将这种由于早年的寄宿学校经历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统称为“寄宿学校综合征”。关于“寄宿学校综合征”的成因,不少学者认为是由于早期依恋关系被寄宿破坏。在寄宿学校中,很多孩子还可能经历欺凌等负面事件,由于远离父母而缺少了家庭的支持。长期的寄宿学校经历,使得这些孩子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摆脱困境,因此而绝望、不再求助。这可能来自童年经历:在成长的环境中,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不安全感。比如小孩子一表现出生气就会受到惩罚,那么之后他可能就会变成用消极对抗的方式来表达。缺乏其他有效的应对和自我表达方式,不能果断地提出反面意见,也会让人使用消极的方式来进行抵抗。在止戈学校里的张翠山,就处在这样一种消极对抗的状态:他多次逃出学校但屡屡被捉回来,他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周围的环境进行隔绝。

 

还有学者指出,有的孩子会发展出“技巧性生存人格”来面对在寄宿学校中出现的困难。这些人格特点可以帮助他们在困难中生存下来,比如随时处于警觉、对周遭抱有怀疑的态度,迎合周围的人(或者操作他人)以达到目的、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这种“技巧性生存人格”与暗黑人格有类似之处。这种“暗黑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自恋、神经质和支配他人,这种人格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并对成人后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有负面的影响。在止戈武校,“武”是第一位的,学习好的孩子会受到排挤。张翠山不喜欢学武术,喜欢语文,甚至在刚发下课本就把整篇《木兰辞》背诵下来,但却也因此处处受欺负。另一个叫“王处一”的学生,为了迎合其他同学,甚至会将明明写对的答案涂掉——这便是王处一找到的“生存技巧”。

武林孤儿;寄宿学校;孩子

《武林孤儿》里的武校是在一个不发达的小镇上,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因为家长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才把孩子送到武术学校里。因此学生面对的不仅有寄宿学校本身造成的与家庭分离,还反映了我国农村住宿学校的普遍问题。由于我国的乡村学校改革,很多乡村学校被取消或者合并,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村小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到较远的中心学校住校。2008年,我国有超过三千万的小学和初中住校生。这项本意是集中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实施多年后,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2016年一项研究报道了2008-2013年间对五省59个县的乡镇中小学超过35000名学生进行的健康、营养、学业表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农村学生无论走读还是住校,各方面的指标都不容乐观:农村学生身高和体重都低于全国同年龄儿童的平均值,近20%的学生患有贫血,超过四成的学生感染寄生虫,阅读和数学能力也远不如城市儿童。进一步比较农村住校生和走读生的不同指标,结果显示住校生在这些指标上比走读生更差。

《武林孤儿》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但类似的故事即便现在还在某些地方发生。武校中的“孤儿”张翠山,也并非一个人,他代表了很多“寄宿学校综合征”的孩子们。在电影里,满怀理想主义的语文老师陆有鸿,带给了张翠山希望。但陆有鸿并不能解决张翠山面对的困境,电影的最后,陆有鸿也不得不离开止戈武校。但愿止戈武校和张翠山只存在于电影中,而这种愿望还得靠整个社会来达成。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科普书籍】,了解最新科普书籍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观鸟知识】,学习观鸟相关科普知识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扫描关注深i科普公众号
加入科普活动群
  • 参加最新科普活动
  • 认识科普小朋友
  • 成为科学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