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发射车发射完导弹以后就会报废吗?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韬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网友提问:   导弹发射车发射完导弹以后就会报废吗?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张韬
12-13
2019
潜艇发射导弹需要停下来吗?
潜艇发射导弹需要停下来吗?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张韬
12-13
2019
为什么潜射导弹的头部都是很钝的圆形?
为什么潜射导弹的头部都是很钝的圆形?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葛志福
12-13
2019
飞行速度超过声速3倍会遇到热障 导弹怕热么?
我们知道当飞行速度超过声速的3倍时,就会遇到热障,飞行体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而通常我们的弹道导弹其飞行速度是远大于3Ma的,弹头高速再入时,气动加热仍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弹头表面温度升高。因此,为了维持弹头再入飞行所必须具有的气动外形,减少质量损失,维护内部承力结构所必须具有的强度,保证内部装填物所需要的温度和压力,弹道导弹弹头外表面一般要设置防护层。
科普中国作者:葛志福
12-13
2019
【通信改变战争】烂棋成致胜关键:无线电通信主导战争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通信系统对战争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与现有通信系统相比,5G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方面有质的飞跃,可以轻松满足未来战场的通信需求。那么,从古至今,战场通信发生了哪些变化和升级?通信又是如何左右战争走向的呢?《军事科技前沿》推出“通信改变战争”系列文章进行深度解读。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旋钮工作室
12-13
2019
【通信改变战争】毁灭之信使:奠定冷战核态势的通信力量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通信系统对战争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与现有通信系统相比,5G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方面有质的飞跃,可以轻松满足未来战场的通信需求。那么,从古至今,战场通信发生了哪些变化和升级?通信又是如何左右战争走向的呢?《军事科技前沿》推出“通信改变战争”系列文章进行深度解读。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旋钮工作室
12-13
2019
首尔号护卫舰:韩国“反潜新锐”
当地时间11月10日,韩国新型护卫舰“首尔号”在蔚山下水,该护卫舰配备有先进的声呐和动力系统,以增强其在沿海作战中的反潜能力。这是该级别正在建造的第三艘护卫舰,以确保第二批此类护卫舰能顺利替换海军老化的护卫舰和巡逻作战护卫艇。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作者:
12-12
2019
“星链”计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星链”计划是美国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于2015年1月宣布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拟于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一个由1.2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最终将使所有卫星连成一个“星座”,目标是为整个地球(包括南极)全天候提供高速低成本卫星互联网。到2020年,总共约360颗卫星在轨就能覆盖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实现全球覆盖则需要24次发射。
科普中国作者:邵永灵
12-12
2019
有何因素会影响迫击炮?
有何因素会影响迫击炮?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迫击炮的射击原理、结构以及射表的制作。迫击炮是通过火药在有限的空间内爆炸产生大量的空气来推动弹丸向目标飞行的。它的结构主要有三个部分:座钣、炮架和身管。现在迫击炮射击时,炮手是通过查询射表,确定迫击炮射击诸元,而射表上的数据是由产家通过试射得出的经验数据。了解了这三个因素,我们就来谈谈影响迫击炮射击精度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
科普中国作者:翁宗波
12-12
2019
怎样给坦克穿上隐身衣?
怎样给坦克穿上隐身衣?   军事科技中的隐身技术不可能像科幻小说里的隐身那样彻底,它往往是针对一个或者数个侦察手段而言。当前军事侦察手段主要有可视侦察、红外侦察、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察以及声音侦察。
科普中国作者:翁宗波
12-12
2019
首页1...45678910...11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