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跌进这个全是宝贝的坑里,我就再也爬不出去
来源:物种日历
发布时间:2020-04-19
浏览次数:4096

两年前的今天,我对于宝螺的收藏其实还是挺不屑一顾的。世界上贝壳千千万,哪个不比那些长差不多的宝螺更有意思——尤其是在听先一步入坑的朋友们说不少宝螺还挺不便宜的时候。

当然,没有多久“真香定律”就应验了。现在我已经在宝螺的坑底躺平,有事没事就拉开手边的抽屉,瞅瞅里面整齐排列的宝贝们(字面意义)。

整整齐齐的宝贝们。图片:老猫

宝螺哪里好玩了

其实讲道理,不仔细研究的话,宝螺科的贝壳们真的长得十分类似:背面圆乎乎亮闪闪的,翻过来是一道狭长且有齿的开口。

宝螺科的腰斑宝螺(Erosaria erosa)。图片:H. Zell / wikimedia

有朋友好奇我为啥会掉这种坑,问我说:“宝螺我也认识,但你不说颜色的变化,能介绍几种真正不一样的宝螺吗?”

面对这样的质问,我支支吾吾了半天,也不过就举出了几种背面长疙瘩或者长肋的例子来,免不了一顿无情的嘲笑。

但宝螺好玩的,难道不就是种与种之间、亚种与亚种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别吗!不说颜色、花纹的差异,最直观的尺寸差异也很惊人——最小的小鹿斑宝螺的成体尺寸是22毫米,最大的则有122毫米,相差了五倍多。这样的“最萌身高差”,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地方呀。

种内尺寸差异在宝螺里其实非常普遍,比如这对画眉鸟宝螺。图片:老猫

而且别看外形变化没有那么显著,宝螺其实是一个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根据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宝螺可以分成9个亚科、50个属、262种,很多种下还有亚种和型的区分——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这些种类足够玩上好一阵子了。

各种不同的宝螺。图片:Bricktop / wikimedia

分类学上的多样性,当然也是基于它们广泛的分布和能够适应的多样的生境。从菲律宾到美拉尼西亚的太平洋岛链是宝螺类的多样性中心,在这片海域每个地方都生活着七八十种不同的宝螺。

它们有的生活在潮间带,落潮的时候就不难从石头底下、珊瑚丛中翻到;有的生活在几百米深的海底,通常很难观察或采集到。厉害的是,有些宝螺的生活区间跨越潮间带和深海海底,这个时候参照着标签上的采集方式来对比个体特征的不同,也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到底为啥不一样

你一定见过宝螺,也一定能够一眼认出宝螺来。但是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宝螺到底出众在哪里,让你过目不忘?

就我说,最重要的的可能是螺塔的缺失。

说到海螺,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它螺旋形的锥形结构。比如钟螺、笋螺一类,基本上完全是由螺塔构成;而芋螺、榧螺一类即便是螺塔并不怎么发育,但是只要调整到合适的角度,螺旋状结构还是一览无余。但是事情在宝螺这边出了问题。

需要讲清楚的是,宝螺也是有螺塔的,在幼贝时期尤为清楚,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螺塔逐渐被新长出来的壳体包覆了起来。少数一些宝螺,比如说金龟车宝螺,你从壳顶的方向向下看,依然可以看到残存的螺塔结构。

金龟车宝螺的顶视图,可以看到残存的螺旋结构。图片:老猫

有着典型螺塔的寺町翁戎螺和看不到螺塔的王子宝螺。图片:老猫

宝螺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光泽。和大部分“外表粗糙、内心细腻”的海螺不同,宝螺似乎全身上下每一寸都是精致的——这瓷器一样的表面结构又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你见过活着的宝螺,就一定不会对此表示奇怪了——当然因为绝大部分宝螺都是夜行性的,所以想要见到也没有那么容易。不只是像蜗牛那样从壳里探出腹足来四处活动,宝螺的外套膜还会沿着壳背向两侧延伸,直至在背侧碰触到一起,把整个贝壳包裹起来,需要躲避敌害的时候才会收入壳里。宝螺的螺壳就是在这层外套膜的“滋养”下越长越厚的。不少种类的宝螺,背部花纹还会保留有外套膜交界线处的痕迹。

露出螺壳以及外套膜完全包裹住螺壳的中华宝螺(Ovatipsa chinensis)。图片:Bricktop / wikimedia

说到光洁如瓷,其实如果在西方的话,会反过来。追溯辞源,瓷器的英语书面称呼“porcelain”可以追溯到意大利语对宝螺的旧称“porcellana”。对于他们来说,是瓷器光滑如宝螺吧。

颜值巅峰在哪里

最好看的宝螺是谁,可能问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比如我喜欢金星宝螺的橙底白色波点,但朋友看过就表示接受不能,觉得纯褐色的茶果宝螺才是最美的;比如我喜欢瓷白宝螺的纯白色,朋友看过表示……那我还是选择点点多的。

金星宝螺的三个亚种,从左到右分别是:菲律宾金星宝螺、泰国金星宝螺、东海金星宝螺。图片:老猫

茶果宝螺,不同颜色的种内差异(美式vs拿铁)。图片:老猫

瓷白宝螺。图片:老猫

彻底抛开价格、尺寸、稀有度等一系列因素,就我自己(缺乏统计学数据)的亲身体验而言,玛瑙宝螺的颜值,在小伙伴里的接受程度是最高的——没错,就是我们今天的日历物种。

玛瑙宝螺姗姗来迟。图片:H. Zell / wikimedia

像极乐鸟长出超黑的底色来衬托身体上的明亮色块一样,玛瑙宝螺的齿面相当黑,两侧加厚的釉质也是黑色的,直到接近背部花纹的地方才慢慢溶解成由浓至浅的咖啡色,最后消失不见。褐色之上是两条蓝白色的纵行色斑,再加上它们中间的窗口,就是我觉得的玛瑙宝螺的最妙之处。

窗口里的颜色一般是牛奶色,随着产地的不同,有的也会有褐色的横带,它们两侧被蓝白色纵带之上的淡褐色裹挟着,像极了初倾入手冲咖啡、尚来不及化开的淡奶油。越成熟的标本,这个“窗口”就越窄,褐色与乳白色的交融也显得越有张力。而一些外套膜受损的个体展现出的“窗口”变形,也是饶有趣味的。

玛瑙宝螺菲律宾变种(左)和东海变种(右)。左边的变种生活在相对比较浅的地方,右边的生活区域更深。图片:老猫

估计听完这段描述或者看看照片,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它叫玛瑙宝螺了吧?如此黑白相间的纹样、明亮闪耀的光泽,在自然界里,可能唯有缟玛瑙能与之媲美了吧。

缟(gǎo)玛瑙,英文统称 onyx,这与玛瑙宝螺的种本名一致也在情理之中。图为打磨加工过的缟玛瑙。图片:Pureales & Grandor / wikimedia

听形态的,还是听分子的?

虽然林奈在1758年就已经命名了玛瑙宝螺,但它的分类地位有一段时间遇到了点麻烦——因为和玛瑙宝螺相关的几个种,包括茶果宝螺、冻果宝螺,只根据线粒体序列的话根本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所以不支持将它们单列成种,准备把它们合并到一起。

其实这么做也不意外。这几个种除了背部花纹差异显著之外,在外形以及习性上都非常类似,一直也被当作是一个复合种(或者叫复合体,species complex)来处理,随时看不顺眼随时开刀。

onyx species complex的三个成员,从左到右分别是:玛瑙宝螺、冻果宝螺和茶果宝螺。图片:老猫

好在意大利贝壳学家贝尔贡佐尼(Mirco Bergonzoni)在2013年重新梳理了这个复合种的结构,综合了贝壳学特征和产地等信息,将它们分成了4个种、6个亚种。玛瑙宝螺这个分类单元终于被留了下来。

之所以会这样,很大原因是这个复合种扩散太快了。它们很晚才通过浅水区域开始对印度洋与太平洋进行“大扫荡”,虽然它们现在每个地域都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遗传学性状,但因为时间太短,线粒体DNA过于保守,还来不及作出改变。

当然,这样的分不开,其实并不是分子分类学本身的问题,比如说如果能有条件的话,仔细再通过体细胞DNA做一下演化关系,应该足以将它们区分得很清楚。

但是,宝螺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类群,对它的深入研究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包裹着外套膜的黑星宝螺(Cypraea tigris),以及除掉外套膜后的模样。图片:Nhobgood & H. Zell / wikimedia

在编撰最新版《宝螺科分类指南》的时候,作者菲利克斯·洛伦兹(Felix Lorenz),传统分类大牛,专门去了一趟美国找克里斯托弗·梅耶(Christopher P. Meyer)——宝螺分子分类的领军人物。两个人在酒店房间聊了一晚上的传闻流传出来,震惊了整个爱好者圈子。

新书出版后,据说很多人是都松了一口气的。新书里没有什么过于让人难以理解的分类调整,只是增加了介绍系统分类学的一个小章节,以及一些让分类更合理的小变动。对于我们来说,多了一个手段,并不是为了要颠覆什么,它只是让我们多了一个更接近真理的工具而已。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108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老猫。

关注【深圳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
回复【最新活动】,了解近期科普活动
回复【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动
回复【研学营】,了解最新科普研学营
回复【科普课堂】,了解最新科普课堂
回复【团体定制】,了解最新团体定制活动
回复【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详情
回复【科学防控】,学习疫情相关科普知识
回复【科普小达人】,报名参赛赢取万元大奖

听说,打赏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爱。